-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年 级
五年级
教学形式
合作探究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祖父的园子》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像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识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4、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环节的组织
内容落点1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一、激发兴趣,走近作者。
1、你对萧红了解多少呢?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很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3、板题、读题。
二、预习反馈
1、认读词语:
(1)这篇课文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熟悉的小昆虫。课件出示词语昆虫名称。
(2)还有一些农作物。课件出示词语二。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长得圆圆的小南瓜叫“倭瓜”。
(3)还有她模仿祖父干的农活。
课件出示词语三。
(4)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小黄瓜、大倭瓜、栽花 拔草这个景一物一事构成了“我”的快乐空间,让人难以忘怀。再读三组词语。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形容词回答)
(生: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学生自由回答。
多种形式学习词语。
读文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轻声读课文,用心去发现,后再交流。
内容落点2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一、一入园子,赏景物之自由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1、第17自然段),用心地读读。
2指名读,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作者怎样写出园子的自由?
4、引读:一切都活了,花开了……
5、分析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实行小练笔。(模仿写句子)
师:这个切都是自由的。
6举例(哪些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7、分析写法(借物抒情).
师:在作者萧红心中,倭瓜、黄瓜……是有灵性的,自己为自己做主,是自由的快乐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由着自己性子生长,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种感受与作者快乐的童年分不开。
8、再次引读:一切都活了,花开了……一切都是自由的,花开了……
9、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都是自由的。
二、二入园子,品作者之自由
1、园子是自由的,在园子里,萧红同样是自由的,因为祖父给了她自由。默读第4—15自然段,从哪些内容中能够看出我的自由?
2、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3、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划出相关词句,四人一小组交流。
4、交流、品析、朗读。
过渡:其实,“我”在园子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以前我追根究底地问祖父园子里的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果,以前有一次祖父拔草时,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
5、你觉得作者在这样一个园子里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自由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开心幸福的……)
三、三入园子,悟自由之源泉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为什么这样自由?他有一个怎样的祖父?用心地读一读5至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好好地体会体会,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体会祖父的三次笑。透过这些笑,你读出了祖父的什么?
3、创设情景体会笑。在作者的印象里,祖父永远是笑着的,祖父常常笑得像个孩子,(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读旁白,男生读祖父的话,女生读作者的语言。(师生同读,共同感受园子里浓浓的爱与自由。)
4、在这个园子里,“我”是快乐的,是自由的,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出示中心句——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
么样,就怎么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