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同名7925).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设计 教 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 文》(基础模块)(上册 ) 教学 标 一、知识与能力 标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悟红柳 形象,体会红柳精神并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标 1、引导学生掌握速读、跳读的要领,能够在速度、跳读中迅 速找出关键词句,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提炼要点。 2、引导学生揣摩和品位关键的语句,理解课文深刻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珍爱生命、增强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对象的对象是职高高一数控班的学生。 1.职高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普遍不好,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 上存在惰性心里。 2.由于是数控班级,学生全部是男生,但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对新鲜 事物存有较 的好奇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1 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方法:朗读法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相结 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媒体播发青藏高原与红柳的 图片配合口述导入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便是“世界屋脊的 屋脊” ;如果西藏是“人类之谜”,那么阿里便是“人类的谜中之谜”。毕淑敏 17 岁便开始在此当兵,她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 11 年,对阿里极端恶劣的地 理环境和生存状况非常了解。阿里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与北极、南极相 并列,我们可想见那里的自然条件是怎样的呢?自然环境特别的极端,特 别恶劣,酷冷、缺氧。在这样的环境里,连人生存生活都有些困难,但这里 却生长着一种植物。毕淑敏把这唯一的绿色植物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树”。 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棵离太阳最近的树。 二、由学生介绍作者,同时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1952 年 10 月出生于新疆伊宁国家一级作 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 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2 1969 年入伍,在、、交汇的高原部队当兵 11 年。从事医学工作20 年后, 开始专业写作,1989 年加入。至今共发表作品 200 余万字。主要作品有:处 女座《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篇小说集《女人 之约》;散文集《婚姻鞋》等 曾获、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 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 16 届中国时报文 学奖、台湾第 17 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 30 余次。 三、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完毕 后课件展示文中重点字词,学生集体朗读。(根据学生集体朗 读的情况从字音、字形、词语释义角度纠正读音、识记字词及 理解词义。) 遒劲(qiú jìng)、健硕、酷寒、 褶皱(zhě zhòu)、逶迤(wēi yí)廖寂、尸骸(hái)、 苍穹( qióng)、砂砾(shā lì)、栖(qī )息、訇(hōng)、 不可思议、 浩浩荡荡、 本末倒置、盘根错节、 生死相依、触目惊心 3、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请学生根据文中对红柳的描述,陈述文 中从哪几个方面写红柳? 结合课文导读明确: (一)红柳挺立,雪域增色。 (二)红柳遭难,毁于人手。 (三)红柳消亡,沙尘肆虐。 四、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明确课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