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令后人叹服不已。
1.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抓住描写张飞的关键词语,感悟张飞的性格特点,学习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特点的方法。
3.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播放视频)
2、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三顾茅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zhòu)
愧赧(nǎn) 倾颓(tuí) 存恤(xù)
殆尽(dài) 疏懒(lǎn) 鄙贱(bǐ)
如雷贯耳(guàn) 顿开茅塞(máo)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窗外日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未审得入览否:明白,知道。
不胜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屏人促席:靠近。
奸臣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而不知存恤:爱惜,体恤。
总揽英雄:广为延揽。
惟将军图之:考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高低。
②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2.作者链接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代表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并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思考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提示:结合题目分析,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
刘备三顾茅庐寻求诸葛亮的帮助,诸葛亮拟定三分天下之计,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第一部分(1):刘备准备第三次拜见诸葛亮。?
第二部分(2-3):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4):刘备成功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目的:兴复汉室,建立功业。
2、刘备三顾茅庐,可谓真诚至极。他的哪些行为表现出了这种真诚?(补充:刘备拜见诸葛亮时已年过40,而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
相见之前:
叱飞:私下也以诚相待,表明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是深藏心中的,连身边人的言行,也要亲自约束。
下马:半里之外就下马步行,其行可谓敬重,其?心可谓郑重。
礼均:与诸葛均以礼相待,是对诸葛亮尊重的侧面烘托。
相见之时:
拱立:一个主公,如此谦卑,实为敬重。
叙礼:礼节周到,言辞诚恳。
恳请:以泪感动,用情甚深。
3、文中哪些地方写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计策?
诸葛亮与刘备见面后谈论天下的大事,让刘备顿开茅塞。“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