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海州湾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季相星 姚远 赵颖
摘 要:20XX年8月及20XX年4月在海州湾南部海域进行了7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66种,其中多毛类36种,软体动物16种,甲壳动物10种,其它类群4种。比较两个航次IRI可以发现,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及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ar)在调查海域春季和夏季均占据着优势地位。20XX年8月航次总平均丰度为517.7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28282 5 g/m2;20XX年4月航次总平均丰度为8 110.9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25.001 1 g/m2。20XX年8月航次大型底棲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54,波动范围1.28~3.45;20XX年4月航次H平均值为2.38,波动范围0.66~4.04。通过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认为该海域生境质量整体处于一般的状态。
关键词:海州湾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Q958
大型底栖动物组成复杂,种类丰富,其研究在渔业资源补充、污染监测和海洋生态研究中有重要意义[1]。海州湾位于中国黄海中南部,为典型的开敞式海湾,是沙质-岩石海岸和泥质海岸的交汇地带。海州湾有众多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有机质及营养盐,加上阳光充足,海域辽阔,成为优良的产卵场,为我国八大渔场之一[2]。本研究的海域位于海州湾南部,临洪河口及东西连岛周边的近岸海域,受河流注入等陆源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内学者已对渤海、黄海及长江口等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3-8],但对海州湾的研究却鲜见报道[2,9,10]。本文以20XX年8月及20XX年4月调查结果分析海州湾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以期为该海域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航次及站位设置
于20XX年8月和20XX年4月对海州湾南部海域进行了7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采集,两次采集的站位相同,如图1所示。
1.2 样品的采集、处理及分析
使用0.062 5 m2的彼得逊采泥器采集泥样,0.5 mm孔径的网筛分选沉积物样品,分选后留在网筛上的标本及残渣全部收集装瓶,并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鉴定及称重。样品的处理、保存、计数和称重等均按《海洋调查规范》[11]进行。
1.3 数据分析
优势种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12]进行确定。该指数的计算是将每种生物的个体重量、丰度及出现频率均考虑在内,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每种生物在整个群落中的地位。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为每种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N为每种的丰度占总丰度的百分比,F为该种出现的频率。
生物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13]、Margalef丰富度指数(d)[14]及Pielous均匀度指数(J)[15]进行分析。公式如下:
式中:Pi为第i种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N为总个体数,S为总种数。
2 结果
2.1 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66种,其中,多毛类36种,占总种数的54.55%;软体动物16种,占24.24%;甲壳动物10种,占15.15%;其它类群包括扁形动物、棘皮动物、纽形动物及鱼类各1种,共占总种数的6.06%。
20XX年8月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0种,其中,多毛类20种,软体动物10种,甲壳动物7种,棘皮动物、纽形动物和鱼类各1种。20XX年4月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51种,其中,多毛类30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动物6种,扁形动物、纽形动物、棘皮动物和鱼类各一种。在两次调查中均出现的大型底栖动物有26种,其中,多毛类15种,软体动物5种,甲壳动物3种,棘皮动物、纽形动物和鱼类各1种。
表1列出了各航次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前十位的种。如表所示,共有三种生物同时出现在两个航次中,分别为光滑河蓝蛤(P. laevis)、棘刺锚参(P. bidentata)和光滑狭口螺(S. glabar)。光滑河蓝蛤(P. laevis)的IRI在两个航次中均排第一,而且棘刺锚参(P. bidentata)和光滑狭口螺(S. glabar)在20XX年4月航次中分别排第二和第三。由此可见,这三种生物在调查海域春季和夏季均占据着优势地位。如表所示,20XX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