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酒楼上》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分析吕纬甫的人物变化,探讨吕纬甫悲剧的成因,剖析小说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关于本文及鲁迅的小说
鲁迅的《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 日,后收录于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中。
它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重要作品,被誉为“最富鲁迅气氛”,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
的写照。
《呐喊》
本集出版收小说十五篇,作于1918年至1922 年间。
自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
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彷徨》
本集出版收小说十一篇。作于1924年至1925年间。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故事新编》
本集初版收小说八篇。作于1922年至1935年间。
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二、理清写作思路,明确小说情节
(一)(1——7节)回乡无聊去酒店
(二)(8——48节)巧遇朋友吕纬甫,听吕纬甫叙说三件事(迁葬、阿顺、教书)—→无聊
(三)(49节)分手
三、整体感知吕纬甫
身份————知识分子,“我”的旧同窗,教员时代的旧同事
以前的吕纬甫 和 现在的吕纬甫
1、思考:以前的吕纬甫是一个怎样的人?曾做过怎样的事?
吕纬甫曾经是一个敏捷精悍(第8节)、活泼(第25节)的青年,他在求学时和同学们同到城
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还因为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第26 节)。由此可见那
时的他是一个感情炽烈、斗志昂扬的改革中国的激进者,有理想有抱负的自信者,是个向往革命的
知识分子,进步的青年。
2、思考:和以前相比,现在的吕纬甫又有了哪些变化? (整体感知)
敏捷精悍、活泼——→那脚步声比堂倌的要缓得多;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第8节)
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更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
精采。(第11节)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
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第47节) ——迷惘,对前途渺茫,生活中的苟活者
敏捷精悍、活泼——→消沉、颓唐、落荒、迂缓
改革的激进者,自信,积极面对生活,有理想有抱负——→迷惘,对前途渺茫,对未来没有信
-可编辑修改-
心的苟活者
四、深入研究吕纬甫
1、难道现在的吕纬甫仅是如此吗?(就没有好的一面吗?)研究吕纬甫所做的三件事,从中还可以
看出吕纬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看迁葬和送花两件事,他都做得很尽心。
○迁葬————本可以不必再迁。一丝不苟,为母亲,为小兄弟,母子亲情,手足之情
○为阿顺送剪绒花————送给阿昭。为母亲,为阿顺,心地善良(吃荞麦粉),真诚待人,品
质好……
○教“子曰诗云”之类的书————“无乎不可”的态度,不得已,“眼光却又消沉下去了”,
他感到悲哀,感到惭愧,心中有着一种无可排遣的苦楚……
不错,吕纬甫已在政治上变得颓唐了,但从他做这两件小事的情况来看,他毕竟还是一个具有
善良之心、为人诚恳实在的人。他的身上具有浓浓的人情味:迁葬表现了他对母亲和弟弟的深情,
送花表现了他对母亲和邻居女孩的安慰。这些都表现了他良知未泯 ,对生命的敬畏眷恋。
在迁葬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地在雪地里忙碌了大半天,如果仅仅是为了骗骗母亲,他是无需这
般一丝不苟的,看来还是出于兄弟之情、母子之情;不这样尽职地完成“迁葬”,他会过意不去,会
留下感情的负累。
送剪绒花的事亦复如此:一是为母亲,这是母亲的一个心愿;二是为阿顺,如他自己所言:“为
阿顺,我实在还有些愿意出力的意思的”因为往昔邻里之间亲亲热热的温馨的记忆,吕纬甫是不能
忘怀的,而且他希望这次送去剪绒花对阿顺少年时代爱美之心受到打击能有所补偿。吕纬甫的心地
善良、真诚待人的品质,在处理这两件小事的过程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却在大事上变得浑浑噩噩了,他对于改革社会已失
去了信心,也不再追求了。他对于教《女儿经》这样的事也采取“无乎不可”的态度了。在讲完剪
绒花的事之后,吕纬甫说:“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模模糊糊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科技园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856装载机维修手册.pdf VIP
- 【教案】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中国书画.docx VIP
- 岗位廉洁风险提示.doc VIP
- (高清版)DB31∕T 1487-2024 国际医疗服务规范.docx VIP
- 关节的生物力学医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喀什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pptx VIP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晨读课件(共54张PPT).pptx VIP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