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控制--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2020/4/4 31 非线性补偿解耦系统分析 理想情况 (完全补偿,充分解耦,没有时滞) ) , ( 1 ? ? ? ? T ? ) , ( ? ? ? T d ? ? ) ( ) ( t t d ? ? ? 显然无法做到。因为: 1. 无法精确建模,必然存在未建模动态和随机干扰; 2. 补偿器中无法实现纯微分环节,无法完全补偿控制 对象中的时间滞后; 3. 控制对象是连续时间过程,补偿器只能是离散时间 过程,无法完全匹配。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7.4 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 7.4.1 机器人智能控制概述 什么是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是具有感知、思维和动作的机器。 1. 各种新型智能机器人 : (1) 网络机器人 : 远程控制和操作 . 应用与医疗 , 救灾 , 娱 乐等领域 . (2) 微型机器人 : 用于医疗 . (3) 高智能机器人 : 超高运算速度 , 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 . 但目前体积较大 . (4) 变结构机器人 : 依照环境来变换自己的结构和运动 方式以适应环境 . 32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2. 智能机器人的 产生和发展 ( 1 )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 没有任何传感器 , 对环境没有 感知能力 . —— 目前商品化、实用化的为此类机器人。 ( 2 )感觉型机器人 : 配备简单内、外部传感器 , 能感知 自身的速度、位置、姿态等,具有部分适应外部环境 能力。 ( 3 )智能型机器人:具有多种内、外部传感器组成的 感觉系统,对外部环境信息进行感知、提取、处理并 作出适当决策。 —— 此类机器人目前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 智能型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类人型机器人和具有智能 的机器。 33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3. 智能机器人的体系结构 ( 1 )视觉系统 ( 2 )行走机构:轮式,履带式,爬行,两足式。 ( 3 )机械手 ( 4 )控制系统:信息融合,运动规划,环境建模、智 能推理。 ( 5 )人机接口:话筒,扬声器,语音合成与识别系统 34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1. 智能控制系统 三种智能控制系统 ( 1 )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 2 )人 —— 机结合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 3 )无人参与的自主控制系统:机器人是最典型的例子 。 智能控制方法: ( 1 )分层递阶的智能控制结构 ( 2 )神经网络控制 ( 3 )模糊控制 7.4.2 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 35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2 . 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特征 ( 1 )模型的不确定性 ( 2 )系统的高度非线性 ( 3 )控制任务的复杂性 3. 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层递阶的组成结构 4. 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 ( 1 )学习功能 ( 2 )适应功能 ( 3 )组织功能 36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5 . 智能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在智能机器人控制中的 应用 智能控制是交叉学科:人工智能,运筹学和自动控制 ( 1 )自适应、自组织和自学习控制 ( 2 )知识工程 ( 3 )神经元网络理论 ( 4 )模糊集合论 ( 5 )优化理论 37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面向设备的基础级 —— 常规的技术: PID ,前馈控制 协调级和组织级 —— 智能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控制, 模糊控制,模糊神经控制 ( 1 )神经网络控制 网络结构:前向网络,带反馈的网络,全连接网络 训练算法:误差反向传播算法,遗传算法 控制方式:逆控制,反馈控制,内模控制 ( 2 )模糊控制 变量的模糊化和反模糊化 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 7.4.3 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 38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 3 )模糊神经控制 用神经网络实现模糊控制器的全部功能: 5 层结构:第一层输入变量 第二层模糊化 第三层表示模糊规则的前件匹配( IF ) 第四层表示模糊规则的后件( THEN ) 第五层反模糊化 39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1. 神经网络控制 ( 1 )人工神经元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 ? 连接权 连接权对应于生物神经元的突触,各个人 工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由连接权的权值表示,权值 为正表示激活,为负表示抑制。 人工神经元模型 40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 求和单元 用于求取各输入信号的加权和 ( 线性组合 ) 。 ? 激活函数 激活函数起非线性映射作用,并将人工神经元输出幅度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 (0,1) 或 (-1,1) 之间。 41 第七章 机器人控制 ( 2 )神经网络的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是由大量人工神经元经广泛互连而组成,它可用来模拟 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根据连接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 1) 前馈型网络 网络中各个神经元接收前一 级的输入,并输出到下一级,网 络中没有反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