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文化对比.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 文 题 目 :建筑灵魂 --- 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院(系)名 称: 城市设计学院 学 号 : 2011301540007 专业名称 :城市规划 学生姓名 :宫赫 指导教师 : 庞辉 二○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建筑灵魂 ---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北京故宫 雅典帕提农神庙 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时代标志性的象征,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是与建筑息息相关的,建筑不仅是一座座伫立在辽阔土地上的房子,而且它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内涵,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在我看来建筑本身是有灵魂的,它是一种寄托,一种憧憬。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了解的东西,其中西方的占有较大的部分,例如柱式、巴洛克风格、帕提农神庙、万神庙等等。以前虽然去过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小故宫,但是那时候的印象仅仅是好看而已,没有什么深入的思考,但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已经了解了很多外观以外的东西,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古代这所辉煌的建筑群。 说到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有着鲜明的对比,在建筑风格、建筑用材、设计思维以及建筑空间划分组合的理念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都是由东西方所处的文化背景与生活风俗的不同来决定的。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 分析中西方古今建筑的不同之处,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 的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一下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国建筑有着源远流长的 历史,从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三千多年的变迁与发 展,沉淀了雄厚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以风格优雅、结构灵巧、外形庄重大方,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以木制结构为主,由若干单体结合 成宏大的组群,突出表现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用中国特有的油彩、装饰和五 彩缤纷的琉璃屋面,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建筑风格。从整体上说,中国的古 代建筑特色是在封建社会中慢慢的发展成熟并逐渐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中国古 代的建筑物是以木制结构建筑为主体 ,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例如藏族 的碉楼式住宅,蒙古族的可移式轻 骨架毡包住宅,维族的平顶木架土 胚房,朝鲜族的取暖地平房,及少 数民族的架空的干阑式住房和黄土 地区的窑洞等。中国古代的建筑物 是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体,是世界 上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鲜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而且中国古代建筑对我们临近的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日本,越南和朝鲜,后来逐渐影响到欧洲。而中国的现代建筑是在欧洲当代建筑风格的影响下,中国人自己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当地的地区环境,逐渐产生的新型建筑风格,根据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建筑师根据自己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理解,从而让使得中国现代的艺术特点产生与众不同的类型。 再来分析一下西方 建筑的发展:从古罗 马式、拜占庭式、哥 特式、洛可可式到巴 洛克式建筑,是整个 欧洲政治、经济、文 化、宗教和人文发展的体现。尤其是哥特式建筑更体 现了欧洲人对宗教追宠的狂热,并将这种狂热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巴洛克式建筑又给人们展示了欧洲人自由奔放、个性突出的民族特点,以强大的渲染力度构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西建筑的发展历程介绍完之后可能我们更加容易得比较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 3 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 3 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这与中 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深藏不露又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 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即

文档评论(0)

135****94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