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针灸治疗.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痛风的针灸治疗 痛风的针灸治疗: 对于痛风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但是由于人们对痛风认识的不够,导致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痛风的急性发作(也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预兆,剧痛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疼痛部位集中,程度剧烈。同时受累的关节表现为发红、发热和肿胀,局部皮肤发亮,触痛明显。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脉络瘀阻。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疗方法首选受累关节刺血。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采血针将患部鲜红或暗红的瘀络刺破,瘀血顺势而出,其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后即可加压止血。所选瘀络不必拘泥于一条,可以同时选择多条。 - 痛风- 【概述】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男性为主,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型,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炎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等一系列病症,其中原发性痛风最首的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好发于下肢关节,数小时内可达到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热痛,且以半夜起病多见,持续数天至数周完全缓解,但可反复发作。为针灸治疗的主要对象。本病在我国以往为少见病,近年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延长,发病例有增多趋势。西医虽有特效药物,但由于缺乏病因治疗,目前尚无根治之法。 针灸治疗本病, 首见于 1981 年 [1] 。但之后一直未见报道,直至 1991 年才有大量临床文章见诸刊物。 据不完全 统计就达近 20 篇之多。在治疗方法上,除体针外,尚有梅花针或三棱针刺血、火针法、拔罐、皮内针及耳针等, 亦有配合推拿或内服、外敷中药进行治疗的。治疗对象则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主,亦有治疗痛风石沉积者。 总有效率在 90%以上。 且不少病人经一年以上随访未见复发, 表明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故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推广 价值。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 2 组。 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2、曲池。 配穴:分 2 组。 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 2、合谷。 (二)治法 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 1~ 1.5 寸 28 号毫针刺入,得 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 30 分钟。每隔 10 分钟行针 1 次。每日 或隔日 1 次, 7~ 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 3~ 5 天。 基础医学 ( 三) 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血尿酸降至正常, 1~ 1.5 年内未见复发;有效: 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者;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以上法共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上述标准,临床痊愈 70 例,有效 9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2.3 %[2 ~4] 。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 2 组。 1、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 2、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 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 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二组可交替应用,亦可单用一组。第一组每次均取,仅取患侧穴;第二组每次取 2~ 3 穴,交替选取, 其中除阳池、太溪、血海取患侧外,余均取双侧。第一组穴刺法:先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放血数滴,然后以 26 号 1.5 寸毫针,刺对应点 1 针,患侧太冲、内庭及以 15 度角三针围刺阿是穴 ( 此三针针尖指向三棱针放血处 ) ,使 用泻法,留针 30 分钟。第二组刺法:在所选穴区先用手指拍打数次,使局部充血,行常规消毒,押手按压穴位两 旁,使皮肤绷紧,以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深度视腧穴而定。挤压出血,部分穴中加拔火罐,出血量以 3~ 10ml 为宜。消毒局部,并加敷料包扎固定。上述二法每周治疗 1~2 次, 3~ 7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 三) 疗效评价 共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53 例,按前述标准评定,临床痊愈 31 例,有效 22 例,总有效率达 100%[5,6] 。 火针法 (一)取穴 主穴:行间、太冲、内庭、陷谷。 配穴:丘墟、大都、太白、血海、膈俞、丰隆、脾俞、太溪、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 2 个,根据症情配穴酌取 1~2 个。足部腧穴用粗火针,踝关节以上腧穴用细火针。针足部穴位时,令 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双足垂地,在足下垫几层草纸,穴位行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后,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 转白亮时,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度为 0.3 ~ 1 寸左右,每穴刺 1~ 3 针,出针后即有暗红色血液从针孔喷出,待出 血达 10~ 30ml 后才可止血。一般而言,出血初为暗红色,待血色由暗至淡时,会自行止血,若出血不止,可加压 止血。踝以上穴位可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78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