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渎春秋古城位于 苏州西南,面积大、等级高、遗 存丰厚,证明 了吴越文化地区大型城址的存在, 为东南地区两周 时期的考古学文 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关 键基点,为吴越史迹提供了地表空 间载体。 因 此,这一考古成功入 选 “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 发现 ”。
木渎春秋古城 遗址作为古代文化 遗存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 是城市 历史文明的内核和 载体,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历 史禀赋、 稀有 资源和宝 贵财富。但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社会各界对 加强遗 址 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日益重 视,如何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 遗存的同 时,又积极推动城镇的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因此,为 有效保 护 木渎春秋古城 遗 址,同时对遗 址资源进 行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开 发, 急需编制木渎春秋古城 遗址保护规划。
、、规划范围
研究范 围:东至木东路,西至穹窿山脚,北抵天平山脚,南至子 胥路,总规划面积约 36 平方公里。
遗址范围:五峰遗址(1.8平方公里)、廖里遗 址(0.74平方公里)、 合丰遗址(0.98平方公里)、新峰遗 址(0.52平方公里)。
、、遗址基本情况
木渎春秋古城 遗址位于苏州西南,自 2009年秋季开始,由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共同成立的 联合考古 队, 经过 大规模的考古挖掘和 专家论证,目前已基本确认了苏州木渎春 秋古城遗址的年代和范 围,该考古挖掘于上个月即 2011年6月成功 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次考古发现 ,解开了苏州一带春 秋晚期大规模、高等级 聚落群核心 遗址在何处的谜题,是吴文化研究 的重大突破,也是彰显苏州吴文化正 统地位的有力 实证,在吴中区、 苏州市文化发展史上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次发现的春秋古城 遗址,东西长约 6820 米,南北长约 6728米, 总面积约 24.79 平方公里,基本上包括了胥口 镇区全境以及木 渎镇
以及穹窿山 风景区部分地区,考古 发现的大量历史遗迹遍布其内。 目前已通 过考古确定四 处遗 址:五峰遗址、廖里遗址、合丰遗址、 新峰遗址。另有土墩 235 处。
、、规划依据和参考
规划依据
《文物保护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保护规 划编制要求》
《苏州市城市 总体规划(2007-2020)》
《苏州市胥口 镇总体规划》
《苏州市木渎镇总 体规划》
规划参考
《苏 州市吴中区城 乡协调规划》
《苏 州市穹窿山地区控制性 详细规划》
《苏州市胥口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木渎镇区控制性 详细规划》
、、总体原则
1、 突出保 护,合理利用
在维护遗 址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 下,以系统考古、学术 研究成 果为依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 管理 ”为原则, 通过对古城遗址的保 护、展示和利用,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
2、 统筹周边,科学可行 充分考虑与上位规划、周边规 划的联系。统筹遗址保护和周边区 域的 发展,与已有规划、已有项 目相协调,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注 重平衡土地 经济效益与生 态环境效益之 间的关系。
3、 充分挖掘,全面展示 以遗址绝对保护区为主体,对遗址范围内所有历史时期的遗存 进行保 护与开发利用,包括可移动文物及不可移 动文物、物质遗产 及 非物 质遗产、地上遗 存及地下 遗存。在不破坏遗 址环境风貌的前提下, 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展示木 渎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具有 “可读性” 和“可感知性 ”。
、、深度要求
1、 在借鉴国内外 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下考古挖掘成果保 护的方式,并结合木 渎春秋古城的 实际 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的保 护方式。
2、 结合古城 遗址开发旅游项目对规划范围内木渎、胥口及穹窿 山风景区的城市建 设进 行规划研究,提出合理的控制原 则和开发利 用引导策略。在确保文物遗 迹安全的情况下,统筹建控地 带内的人口 调控和土地利用,提出地 块使用性 质及开发容量等方面的建 议,以及 建筑体量、高度、色彩等方面的要求。
3、 明确保 护对象,提出价值评估、现 状评估、管理评估、利用评 估的结论和主要破坏因素或 现存主要 问题
4、 根据 遗址保 护单位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划定核心保护区、限建 区、禁建区、文物遗存本体、地下文物埋藏区。确定四至边 界,注明占 地规模。
5、 根据遗址的价 值与现状评估,针对破坏因素,提出各层次规划 控制原 则与保 护措施。
6、 以遗址保护区的自然和人文 资源为对 象,进行准确定位和合 理开发,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
7、 认真梳理交通关系, 结合遗址风貌考虑保护区内部道路与外 部道路的 衔接,并根据保护需要,划定机动车禁行区。
8、 确定 遗址展示内容和形式,将城市 设计 运用到考古成果的保 护与展示中,采用多等次、多目标、全方位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建筑垃圾处理及清运方案.docx VIP
-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讲义.ppt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3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消费.docx VIP
- 个人生涯发展报告.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共24张ppt).pptx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