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焦炭热性质影响的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添加剂对焦炭热性质影响的研究 梁鸿飞(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阳 455004) 焦炭热性质是反映焦炭在高炉中行为特性的重要指标, 它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不仅起着提 供热源和还原剂的作用, 还对高炉料柱起着支撑作用。 为保证料柱的透气性, 不仅要求焦炭 有高的冷强度, 更要求有高的热强度和抗溶蚀能力等良好的热态性能。 焦炭矿物组成是影响 焦炭热性质的重要因素, 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是通过破坏焦炭微观结构及影响其热反 应速度发生的。 在对焦炭反应性起负催化作用的几种添加剂中, 由于添加剂价格和改质效果 的不同,存在改质效果与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问题。本研究意在通过实验不同的添加剂配比, 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研究添加剂对焦炭微观结构的影响,探索焦炭改质的机理。 经济适用添加剂配比的确定 1.1 两种添加剂对焦炭热强度改质效果及成本的差异 在对焦炭热强度有影响的不同添加剂中,我们选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添加剂 A和B,对 冷态焦炭进行改质处理,研究两种添加剂对焦炭的反应性( 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影 响。表 1 列出了两种添加剂对焦炭热性能的不同改质效果,实验所用的添加剂质量分数为 5%。 表 1 两种添加剂的改质效果(%) 焦炭试样 CSR 改质效果 CRI 改质效果 空白 61.61 - 27.38 - 添加剂 A 71.42 +9.81 18.88 -8.50 添加剂 B 65.90 +4.29 25.40 -1.98 表 2 不同配比的添加剂溶液对焦炭热强度的改质效果 焦炭试样 添加剂 A,% 添加剂 B,% CRS 改质效果 CRI 改质效果 1 0 61.61 - 27.38 - 60 40 68.10 6.49 22.90 -4.48 70 30 68.10 6.49 23.10 -4.28 80 20 68.10 6.49 22.32 -5.06 90 10 70.40 8.79 20.90 -6.48 100 0 71.42 9.81 18.88 -8.50 由表 1可见, 在添加剂质量分数 5%时, 添加剂 A 的改质效果比较明显, 相对于空白试 样, CSR 增加了 9. 81% , CRI 降低了 8. 50%。添加剂 B 的改质效果较差, CSR 增加了 4. 29%, CRI 降低了 1.98%。两种添加剂的改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而在市场上采购的添加剂,其价 格也存在较大差异,添加剂 A的价格大约为添加剂 B价格的3?4倍。 1.2 两种添加剂混合使用时对焦炭热强度的改质效果 我们将两种添加剂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焦炭的改质试验,得到的结果见表 2。从图 1 和图 2 可看出,随着添加剂 A 的增加,改质效果的变化趋势。由图 1 可看出, CSR 随着添 加剂 A 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 60%?80%区间的焦炭强度变化不明显,发生较大 变化的是在 60%和 90%的点。因此,在添加剂的配比中,应避开 60%? 80%的配比,在生 产中应根据对焦炭质量的需要,采用 60%或90%的配比。而从图 2的焦炭反应性变化图中 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 72 70 9 68 cc 66 3 64 62 0 60 70 8090 10060 0 60 70 80 90 100 添加剂A/% 图【ESR随満加剂A的变化情况 15 0 60 70 80 90 100 添加JW A/% 图2 CRI随添加剂A的变化情况 焦炭改质前后显微结构变化 为观察微观结构,利用扫描电镜对热态焦炭喷洒改性剂溶液前后、 与二氧化碳反应前后 的焦样进行了微观检测。 2.1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前微观结构的对比 图3为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前空白样的扫描电镜照片与喷洒添加剂后的焦炭扫描电镜 照片。从图3照片的对比可看出,相同放大倍数的空白样的孔隙大、密、深,呈现浑圆状, 较规则。而喷洒改性剂溶液后焦炭的孔隙小、少,并且不规则。改性剂或充填于其中(照片 孔洞中的颗粒体)或形成雪花状、网络状碳化物(照片中亮白色物质) ,既对反应气体形成 了屏蔽,又加强了自身强度。 反应前(空白样放大 200 反应前(空白样放大 200 倍) 反应前(处理样放大 200 倍) 图3 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前的微观结构图 反应后(空白样放大 200倍) 反应后(2 %处理样放大200倍) 图4 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微观结构图 2.2焦炭反应后微观结构对比 图4为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空白样的扫描电镜照片与经添加剂改质后的焦炭扫描电 镜照片。从图4的对比可看出,对于气化反应后的焦样来说,空白样的孔大、壁薄,而溶液 处理后的焦样在反应后孔隙小、 少,而且在空隙的周围形成了白色的筋带 (照片中较宽的亮 白色条带),有利于反应后强度提高。 结论 由电镜扫描的结果可知, 通过对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