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1.0.1 为了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 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的设计与施工。 1.0.3 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荷载特征、施工技术 条件与环境、检测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1.0.4 本规范系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68-84 的基本原则制订。与建筑结构 有关的符号、 单位和术语按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术语、 通用符号和计量单位》 GBJ83-85 采用。 1.0.5 采用本规范时,土分类按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执行;荷载取值 按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执行;混凝土桩和承台的截面计算按现行的《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钢桩的截面计算按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执行。对 于特殊土地区的桩基、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桩基,尚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执行。本 规范未作规定的其他内容,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基本设计规定 基本资料 桩基设计应具备以下资料 :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1) 按照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求整理的工程地质报告和图件; (2)桩基按两类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所需用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值; (3)对建筑场地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土洞等,有明确的判 断、结论和防治方案; (4)已确定和预测的地下水位及地下水化学分析结论; (5)现场或其他可供参考的试桩资料及附近类似桩基工程经验资料; (6)抗震设防区按设防烈度提供的液化地层资料; (7)有关地基土冻胀性、湿陷性、膨胀性的资料。 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 (1)建筑场地的平面图,包括交通设施、高压架空线、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 (2)相邻建筑物安全等级、基础型式及埋置深度; (3)水、电及有关建筑材料的供应条件; (4)周围建筑物及边坡的防振、防噪音的要求; (5)泥浆排泄、弃土条件。 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1)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图; ( 2)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荷重及建筑物的使用或生产设备对基础竖向及水平位移的要求; (3)建筑物的安全等级; (4)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抗震)类别。 施工条件的有关资料 (1)施工机械设备条件,制桩条件、动力条件以及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 (2)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及现场运行条件。 供设计比较用的各种桩型及其实施的可能性。 桩基的详细勘察除满足现行勘察规范有关要求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勘探点间距 (1)对于端承桩和嵌岩桩:主要根据桩端持力层顶面坡度决定,宜为 12-24m。当相邻 两个勘探点揭露出的层面坡度大于 10%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 (2)对于摩擦桩: 宜为 0-30m 布置勘探点, 但通到土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变 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影响成桩的土层存在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柱下单桩基础应按桩列线布置勘探点,并宜每桩设一勘探点。 勘探深度 (1)布置 1/3-1/2 的勘探孔为控制性孔, 且安全等级为一级建筑桩基, 场地至少应布置 3 个控制性孔,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桩基应不少于 2 个控制性孔。控制性孔深度应穿透桩 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深入桩端平面以下 3-5m; ( 2)嵌岩桩钻孔应深入持力岩层不小于 3-5 倍桩径; 当持力岩层较薄时, 应有部分钻孔 钻穿持力岩层。岩溶地区,应查明溶洞、溶沟、溶槽、石笋等的分布情况。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的每一地层,均应进行室内试验或原位测试,提供设计所需 参数。 桩的选型与布置 桩可按下列规定分类 按承载性状分类 (1)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 端承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端承型桩: 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 摩擦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1)竖向抗压桩(抗压桩) ; ( 2)竖向抗拔桩(抗拔桩) ; (3)水平受荷桩(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 (4)复合受荷桩(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 。 按桩身材料分类 (1)混凝土桩;灌注桩、预制桩; (2)钢桩; (3)组合材料桩。 按成桩方法分类 (1)非挤土桩: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套管护壁法; (2)部分挤土桩:部分挤土灌注桩、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桩; (3)挤土桩:挤土灌注桩、挤土预制桩(打入或静压) 。 按桩径大小分类 (1)小桩 d ≤ 250mm; (2)中等直径桩 250mm d 800mm; (3)大直径桩 d ≥ 800mm; d—— 桩身设计直径。 桩型与工艺选择应根据建

文档评论(0)

xu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