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萘酯的合成基本工艺及软膏剂的制备.docVIP

利拉萘酯的合成基本工艺及软膏剂的制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3 \h \u 15157 第一章 概述 4 1660 第一节 利拉萘酯基础物理化学参数 4 20557 第二节 利拉萘酯药理学特征 5 26077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特征 6 10838 第四节 软膏剂 7 29404 第二章 利拉萘酯合成工艺 11 10024 2.1、合成路线 11 12695 2.1.1、合成路线评价基础标准 11 27014 2.1.2、选择合成路线 11 5237 2.2、工艺过程 12 21024 2.2.1替换反应 12 31148 2.2.2替换反应 13 19857 2.2.3缩合反应 14 28087 2.2.4酰化反应 15 1902 第三章 设备选择 16 8895 第四章 物料衡算 16 21149 第五章 软膏剂制备 18 19458 5.1、软膏剂生产 18 22922 5.2、软膏剂处方设计 19 17850 5.3、软膏剂工艺步骤 19 31999 第六章 制剂设备 22 29985 6.1软膏剂生产设备 22 16030 6.1.1胶体磨 22 26991 6.1.2加热罐 23 15443 6.1.3配料锅 23 19988 6.1.4输送泵 24 11322 6.1.5真空均质制膏机 24 32635 6.2、软膏剂用管生产设备 25 1227 6.3、软膏剂灌装设备 25 24338 6.3.1输管机构 25 6985 6.3.2灌装机构 26 10352 6.3.3光电对位机构 26 4807 6.3.4封口机构 26 22734 6.3.5出料机构 26 2116 第七章 产出收益衡算 27 利拉萘酯合成工艺及软膏剂制备说明书 第一章 概述 利拉萘酯是一个新型第三代硫代氨基甲酸类抗真菌药品,为化学药品三类新品,由日本Tosoh企业和Zenyaku Kogyo企业共同研制开发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于8月由疗效高,疗效长,而用药次数少,用量少,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从而改善了患者顺应性Torii企业首次在日本上市,经过阻碍真菌细胞膜角鲨烯环氧化反应,阻遏细胞膜组成成份麦角固醇合成,造成胞内关键物质漏出,从而发挥抗真菌活性。和现在临床上,诊疗皮肤真菌感染药品如托萘酯,克霉唑,咪康唑软膏相比本品含有抗菌活性强,,适适用于皮肤真菌感染局部诊疗,对毛发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絮状表皮癣菌尤其有效,抗真菌活性和抗菌谱优于联苯苄唑(bifonazo1e),对红色毛癣菌抑制作用尤为显著。对其它丝状真菌、暗色真菌、双态性真菌也显示出抗真菌作用。适适用于诊疗头癣、手癣、脚癣、足癣、甲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及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其抗真菌活性为托萘酯8倍,拉皮肤癣菌效果显著优于克霉唑。本品皮肤贮留性高,可在角质层长时间分布,所以只需每日给药1次。 第一节 利拉萘酯基础物理化学参数 汉字名称:利拉萘酯 英文名称:liranaftate 化学名称:N-(6一甲氧基-2-吡啶基)-N-j甲基硫代甲酸-O-5,6,7,8-四氢-β-萘酯 分子式:C12H20N2O2S 分子量:328.43 化学结构式: CAS号:88678-31-3 物性数据: 1.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2.熔点(oC):98.5~99.5 3.溶解性:在丙酮、氯仿中易溶,在甲醇和乙醇中微溶,水中几乎不溶。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95.66 2、 摩尔体积(m3/mol):264.8 3、 等张比容(90.2K):724.9 4、 表面张力(dyne/cm):56.1 5、 极化率(10-24cm3):37.92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6.7 7.重原子数量:2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407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第二节 利拉萘酯药理学特征 药理学特征 本品对孢子菌属中头癣小孢菌,犬小孢菌,石膏样小孢菌,对毛癣菌属中须发癣菌,深红 色发癣菌,舍恩莱发癣病,断发癣菌,堇色发癣病,疣状发菌,对表皮癣菌属中絮状表皮癣菌全部有较强抗菌作用,对暗色孢真菌,双相真菌和其它丝状真菌也有显著抗菌活性,对酵母真菌属中新型隐球菌及酒精酵母菌也较敏感,有较托萘酯更宽抗菌谱.但对酵母真菌中其它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