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药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为了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医院处方评价制度 ,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依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XX〕28号)的有关规定,在《XX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以下具体办法:
一、评价内容
(一)医师处方权和调剂资格
1、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且注册的执业地点必须为XX县中医医院,在本院才具有处方权,方可开具处方。
2、经注册在XX县中医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本院的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3、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4、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二)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9、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0、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1、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三)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
1、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同一种化合物规格不同的,通过规格的区别在医师处方和药师发药的过程中加以区分;
2、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新化合物的专利名称和复方制剂名称开具处方。
(四)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五)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师开具处方应依照卫生部《抗菌药临床指导原则》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六)处方药品费用?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七)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八) 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诊断、用药情况,填写《XX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初步评价处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将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填写《XX县中医医院西药处方点评结果表》。
二、评价方法和奖惩
1、处方点评领导小组每个月抽查100张门诊处方,根据本办法的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处方评价,《评价结果表》在本院《药讯》上公示。
2、如果临床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由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议,上报药事会复议结果并公示。
3、每季度对抗菌药物进行专项点评,具体方法单独制定。
4、每月10日以前,评价结果由处方点评领导小组收集后,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依据医院的奖惩制度进行处罚和奖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