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
版权所有,仿冒及翻印必究
国内外野生大豆分布
1.野生大豆在世界的分布
野生大豆在世界上分布范围非常狭窄,仅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最东为日本北海道的日高平原(E143°),南到广东、广西北部近N24°一带,最西到西藏察隅县(E97°),最北到黑龙江省漠河县(N53°)。纬度横跨29°,经度纵跨46°,还把由0到2650m(云南省宁蒗县)。
野生大豆分布范围从气候上看,东西向包括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区,南北向包括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夏至日长13.6—16.9h,年积温在1700—6500℃;年降水量在350—2300mm。总体分布趋势为温带分布相对比较密集,特别是中温带和南温带,而亚热带分布相对较少。
野生大豆有90%以上的资源分布在中国,其余资源分布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中国,约80%以上野生大豆分布在N35°以北;在韩国,70%以上野生大豆分布在N36°—38°;而日本N35°—40°的野生大豆材料占77%。
图1.野生大豆在世界分布图
2.野生大豆在中国的分布
根据中国野生大豆考察结果及后续的补充考察,中国野生大豆的分布范围是北界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N53°33′),南界在N24°一线,位于广东省的韶关、广西省的象州,东北到乌苏里江沿岸,黑龙江省抚远县为最东分布地区(E135°),沿海地区从长山列岛至舟山群岛到海南岛,西北到甘肃景泰县(E104°),西南到西藏察隅县(N27°,E97°)。除青海、新疆及海南3省(自治区)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
图2.野生大豆在中国分布图
野生大豆的垂直分布,东北地区分布上限到海拔1300m左右,黄河及长江流域在海拔1500—1700m,野生大豆分布的最高点在云南省宁蒗县(N27°,E100°),海拔2650m。
野生大豆的纬度分布,具有从两端纬度区向中间逐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N30°—45°地区,种群大,类型丰富。野生大豆的经度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很大,从大兴安岭、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到云贵高原东缘一线,向东分布逐渐增多,特别是松辽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江淮之间最为普遍,在该线以西地区,除个别温湿度条件较好的地区外,基本没有野生大豆生长。
野生大豆的生境分布,主要生长在潮湿的河边、渠旁、湖边、田边、苇塘、河滩、沼泽、稀松的幼树林地和潮湿的向阳山坡,常与芦苇、小灌木伴生,喜光、喜湿,有对土壤适应性广泛的特性。
3.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最北部,拥有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黑龙江省曾进行过多次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初次全面考察始于1979年,当时的野生大豆考察工作主要集中在重点生态区和北部高寒地区。1980年,王连铮等人再次对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重点考察野生大豆分布的北界和东界,初步确定N52°55′的塔河县为中国野生大豆分布北界,乌苏里江、黑龙江汇合处的抚远县为中国野生大豆分布的东界。此外,还考察了西部风沙干旱的各县(自治县)以及东部乌苏里江沿岸和低洼沼泽的各县。并与此同时开展了对半野生大豆类型的搜集以及对其生态条件的考察。
2002—2005年,林红等人又一次对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此次考察中发现,野生大豆分布的生态环境为:水塘边坡、河沟渠旁和管理粗放的旁荒地;村屯附近及农舍篱笆上;近年垦荒管理粗放的大豆地、玉米地及小麦地边。通过这次考察,进一步详细确定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即N44°43′—53°29′,E122°19′—134°32′,海拔42—464m。同时,确定了漠河北极村为中国野生大豆分布北界,佳木斯抚远县通江乡东辉村为中国野生大豆分布东界。
2010年以后,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野生大豆资源补充采集与考察研究。考察发现,绝大多数野生大豆资源分布于河流、湿地、较大湖泊以及水库附近,这些野生大豆局群茂密,植株高大,种子颗粒饱满;还有一些小居群处于公路两侧偏坡、路旁荒地及山沟。生长在这些相对恶劣环境下的野生大豆,分布稀疏,植株矮小,种子不饱满,豆荚空壳率高。同时还发现了两处野生大豆分布相对比较密集的区域。此次考察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东界也是中国野生大豆的东界又向东推进了,新的东界位于E143°41′的佳木斯市抚远县黑瞎子岛。
这次考察,不仅建立了高寒野生大豆原生境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相应的寒地野生大豆表型性状数据库,而且还发现了一些极早熟、抗旱、耐涝的野生大豆资源,为黑龙江省乃至中国野生大豆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3.野生大豆在黑龙江省分布图
参考资料
1.来永才.中国寒地野生大豆资源图鉴.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