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最终检验作业指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階文件 模具最终检验作业指引 文件編號 :MLK-I-060 版本號 : A.0 項目 頁次 TOC \o 1-5 \h \z 0.0 封页 .1 \o Current Document 1.0 目的 .2 \o Current Document 2.0 范围 .2 \o Current Document 3.0 定义 .2 \o Current Document 4.0 职责 .2 \o Current Document 5.0 检验内容 .3 \o Current Document 6.0 参考文件 .3 核准: 審核: 日期: 日期: 編制: 日期: MLK-I-060 Rev.: A.0 模具最终检验作业指引 三階文件 Page 2 of 4 1.0目的 为了使模具在试模前能够有效的控制,确保生产出来的模具产品符合公司要求, 特制 定此作业指引。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所有模具和模具镶件。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工模部:必须在试模时提前3天通知注塑部,咨询一个确切的时间并且也要留给 PQC 部至少1天的检查时间,然后再以工作联络单的形式通知注塑部、 研发部、工程部、 品保部、PQC部的具体时间,这样试模前能够有足够时间检查模具,所制造的模具 才能达到工程、品质或客户要求。 4.2研发部:负责提供最后变更的图纸及相关资料,图纸上必须标注有公差标准。 4.3跟模工程师:负责提供最后试模的样本的颜色,模号、材料以及《试模报告》 ,并对 PQC部提交的报告进一步判定,如有问题要及时跟产品工程师、项目工程师沟通, 产品开发设计提供标有序号的产品图纸和品质模具测量员提供模具最终检查资料 表。 4.4工模部:在走模时,必须把模具自检 OK才能交给PQC部检查,并要认真填写《走 模前检查表》,PQC部根据产品设计、工程标准或客户要求及表所列的内容一一检 查,若有不合格项,工模部门必须立刻修正。 4.5 PQC部:负责对模具的外观、结构、尺寸、功能全方位的检查,并在走模时提供检 查OK的《走模前检查表》、尺寸检查报告及部分尺寸超差的钢料检查报告。 5.0检验内容 5.1模具运水检查细则 5.1.1检查运水内无铁屑、无泄漏、远水要畅顺,出入口有标记。 5.1.2喉嘴、喉牙、喉塞符合模具设计标准。 5.2模具顶出系统检查 5.2.1顶针配合达标活动顺畅、无漏装、平整达到标准,顶针活动良好、回针孔有避孔 位、回针无伤痕打磨现象。斜面顶针按要求定位,定位可靠、平整、司筒和司筒针 MLK-I-060 Rev.: A.0 模具最终检验作业指引 三階文件 Page 3 of 4 的配合按客户标准加工。 522 斜顶油槽达标位置不超高,符合斜顶油槽技术标准,斜顶 B板表面有导向装置, 且间隙合理,斜顶低于盛开面 0.05mm配合无虚位。 顶块配合合理顺畅,模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5.3行位运行系统检查 5.3.1行位滑动自如、无虚位,有限位装置,铲机、斜销孔有合理倒角,行位底部有耐磨 板,耐磨板及两边压条必须有油槽。 5.3.2油缺抽芯顺畅、无虚位、有限位装置行程开关,油缸上必须配备油嘴。 5.3.3导柱、导套配合顺畅,无打磨现象,回针与 B板配合畅顺。 5.4模具排气及流道检查 5.4.1模具排气符合模具设计要求,不同的模具按照不同的排气标准检查。 5.4.2流道检查参照模具结构图及设计部提供技术资料。 5.5模具外观检查 5.5.1封胶位Fit合格表面无伤痕。 5.5.2成型表面形状符合产品要求,无刮伤锈斑。 5.5.3浇道口省模无刀.纹*法兰与唧咀同心,模具注明吊装方向,有安全装置。 5.5.4型腔及外表面无明显烧焊痕迹,成型表面无明显断差。 5.5.5成型表面抛光、省模纹、表面粗糙度、晒纹符合客户图纸要求及相关资料。 5.5.6多腔模必须有分模标记、日期码、产品材料及编号。 5.5.7模具外形无锈斑无伤痕,非成型面位置无利角。 A、B板、顶针板有撬模杭,顶针 板必须有黄油槽,模底板与方铁配合位置必须有定位锁。 5.6模具最终试模产品检查 5.6.1 PQC部收到样本应根据最后图纸版本认真检查上面的所有尺寸, 并记录在《Sample Inspection Report》上以电子表格存档。外观检查看是否有什么不良缺陷,并记录 在《不良现象统计表》上。 5.6.2根据客户有什么要求,我们可以做 CPK、SPC分析,争取满足要求。 PQC部把最后一次产品尺寸报告和标有序号图纸交工模部。 6.0参考文件 6.1《模具制作标准表及流程》 6.2《检验管理程序》 MLK-I-060 Rev.: A.0 模具最终检验作业指引 三階文件 Page 4 of 4 6.3《出厂前/试模前检查登记表》 6.4《品质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