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养细胞的种类和命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外培养细胞的种类和命名 体外培养细胞的名称,随培养细胞技术的发展和细胞种类的增多而演变。最早采 用的名称为细胞株(Cell strain),以后又出现细胞系(Cell Line) —词,两者曾一度 混用致概念不明确,导致文献中也很混乱。我国也曾有类似情况,在我国尚未制定 出统一名词前,本书用的名词基本参考 Schaeffer,W丄(1979)和国内有关会议、 以及国内外杂志常用名词为准。 (一)初代培养 初代培养又称原代培养,即直接从体内取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的第一次的 培养物。一旦已进行传代培养(Subculture)的细胞,便不再称为初代培养,而改称 为细胞系。 (—)细胞系 初代培养物开始第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即称之为细胞系。如 细胞系的生存期 有限,则称之为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已获无限繁殖能力能持续生存的细 胞系,称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Infinite Cell Line )。无限细胞系大多已发生异 倍化,具异倍体核型,有的可能已成为恶性细胞,因此本质上已是发生转化的细胞 系。无限细胞系有的只有永生性(或不死性) ,但仍保留接触抑制和无异体接种致 癌性;有的不仅有永生性,异体接种也有致瘤性,说明已恶性化。 这两种不同性质 的无限细胞系,在国内外文献中对这些名词的应用上也常不十分严格。为概念上的 明确,本书中对有恶性的无限细胞系采用 恶性转化细胞系”一词表示可能更妥。而 对那些只具永生性而无恶性的细胞系,则用无限细胞系或转化细胞系即可。 当前流 传的NIH3T3、Rat-1、10T1/2等均属这类细胞系。 由某一细胞系分离出来的、在性状上与原细胞系不同的细胞系,称该细胞系的亚 系(Subline)。 (三) 克隆细胞株 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 增殖形成的细胞群,称细胞株。再由原细胞株进一步分离培养出与原株性状不同的 细胞群,亦可称之为亚株(Substrain) (四) 二倍体细胞 细胞群染色体数目具有与原供体二倍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或基本相同( 2n细胞占 75%或80%以上)的细胞群,称二倍体细胞培养。如仅数目相同,而核型不同的即 染色体形态有改变者为假二倍体。二倍体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具有限生命期,故属有 限细胞系。但随供体年龄和组织细胞的不同,二倍体细胞的寿命长短各异。人胚肺 成纤维细胞可传 50代土 10代,人胚肾只有8?10代,人胚神经胶质细胞 15?30 代;如从老龄个体取可传 50则细胞生存期更短。由不同年龄供体取材建立的二倍 体细胞系可供研究衰老之用。 为保持二倍体细胞能长期被利用, 一般在初代或2?5 代即大量冻存作为原种(Stook Cel闾,用时再进行繁殖,用后再继续冻存,可供长 期使用或延缓细胞的衰老。 (五) 遗传缺陷细胞 从有先天遗传缺陷者取材(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细胞,或用人工方法诱发 突变的细胞,都属遗传缺欠细胞。这类细胞可能具有二倍体核型,也可呈异倍体。 (六) 肿瘤细胞系或株 这是现有细胞系中最多的一类, 我国已建细胞系主要为这类细胞。 肿瘤细胞系多 由癌瘤建成,多呈类上皮型细胞,常已传几十代或百代以上,并具有不死性和异体 接种致瘤性。 对已建成的各种细胞系或细胞株习惯上都给以名称;细胞的命名无严格统一规 定,大多采用有一定意义缩写字或代号表示。但不论什么形式,均不宜太长,以便 记忆和了解,今别举以下几种代表性的细胞名称供参考: HeLa :为供体患者的姓名(来源于宫颈癌) CHO: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i nese Hamster Ovary) 宫-743 :宫颈癌上皮细胞,1974年3月建立 NIH3T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建立;每3天传代, 每次接种3X105细胞/毫升。 二、 建立细胞系(或株)的要求 关于什么样的体外培养细胞群,可被确认为是已被鉴定的细胞( Certified Cells), 国际上也尚无统一的规定,一般依具体情况而定。在只用作初代培养细胞,只要供 体性别、年龄等均一,取材部位及组织种类等条件稳定,做鉴定的项目无需很多, 有几项能说明细胞的相关性状的即可。如能长期保存并可供其它研究室使用,特别 是做反复传代的细胞,习惯上有以下一些要求,并在刊物上报道时应加以说明。 (―)组织来源 应说明细胞供体所属物种,来自人体,动物或其它;供体的年龄、性别、取材的 器官或组织;如系肿瘤组织,应说明临床病理诊断,组织来源,以及病例号等。 (二) 细胞生物学检测 应了解细胞一般和特殊的生物学性状,如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异结构、细胞生长 曲线和分裂指数、倍增时间、接种率;特异性,如为腺细胞有否特殊产物包括分泌 蛋白或激素等;如为肿瘤细胞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