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身份证号码: □□□□□□□□□□□□□□□□□□
1。3性别: ⑴男 ⑵女 □
1。4年龄(岁): □□
1.5职业: □
⑴幼托儿童 ⑵散居儿童 ⑶学 生 ⑷医疗卫生人员 ⑸教 师
⑹ 保育保姆 ⑺餐 饮 业 ⑻商业服务 ⑼工 人 ⑽民 工 ⑾农 民
⑿牧 民 ⒀渔(船)民 ⒁干部职员 ⒂离退人员 ⒃家务待业 ⒄其 她
1。6现居住地(详填):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6。1联系电话
1。7工作单位:
1。8户口所在地(详填):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9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
1、10发病地点: 省 市 县(区)
1、11初诊时间: 年 月 日 □□□□□□□□
1、12初诊单位:
1、13初次诊断:⑴疑似鼠疫 ⑵确诊鼠疫 ⑶其它 □
1.14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
1。15所住医院名称:
1。16住院号: □□□□□□□□
1.17入院诊断:⑴疑似鼠疫 ⑵确诊鼠疫 ⑶其它 □
1。17。1临床类型
⑴腺鼠疫 ⑵肺鼠疫 ⑶败血症型鼠疫 ⑷脑膜炎型鼠疫
⑸皮肤鼠疫 ⑹其它 □
1.18鼠疫菌苗接种 ⑴ 有 ⑵无 □
1。18。1 菌苗接种次数 □
1.18、2 第一次接种时间 年 月 日 □□□□/□□/□□
1。18。3 第二次接种时间 年 月 日 □□□□/□□/□□
2、临床表现:
2、1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 ⑴有 ⑵无 □
2.1、1体温(入院时) ℃
2。2淋巴结肿大,且剧烈疼痛、强迫体位 ⑴有 ⑵无 □
2、3高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皮下及粘膜出血而无明显得淋巴结肿大。
⑴有 ⑵无□
2。4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鲜红色血痰或泡沫血痰、⑴有 ⑵无 □
2.5血性腹泻并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⑴有 ⑵无 □
2.6皮肤剧烈疼痛性丘疹,血性水泡,基底坚硬,周边灰黑色。⑴有 ⑵无 □
2.7呕吐、剧烈头痛,狂燥谵语、妄动或昏睡,颈部强直,脑压高,脑脊液混浊。⑴有 ⑵无 □
3、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3.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 /mm3
3。1、1中性白细胞计数: /mm3
3。1、2淋巴细胞计数: /mm3
3.2胸部X线检查(最近一次检查结果)就是否有阴影改变:⑴就是 ⑵否 □
3、3血清学鼠疫间接血凝(PHA)检测结果:
3。3。1第一份血清 ⑴阴性 ⑵阳性 □
3.3。2第二份血清 ⑴阴性 ⑵阳性 □
3.3。3第三份血清 ⑴阴性 ⑵阳性 □
3、4鼠疫菌分离培养结果: ⑴阴性 ⑵阳性 □
4、流行病学史调查:
4、1发病前10天有无外地旅行史: ⑴有 ⑵无 □
如果有,请填写下表,(如果无,跳转至4、2)
所到地点 到达时间 离开时间 交通工具 常去地方 备注
4.2发病前10天就是否发现死鼠或接触动物 ⑴就是 ⑵否 □
4、2。1住宅附近发现死鼠或接触死鼠 ⑴就是 ⑵否 □
4、2.2接触过死哺乳类动物 ⑴就是 ⑵否 □
4.2、3接触过野生动物,如旱獭、黄鼠等 ⑴就是 ⑵否 □
4。3发病前被跳蚤叮 ⑴有 ⑵无 □
4、4发病前进入过鼠疫实验室 ⑴有 ⑵无 □
4、4。1 接触过鼠疫实验室用品 ⑴有 ⑵无 □
4、5发病前10天就是否与确诊鼠疫病例或疑似鼠疫病例接触:⑴就是 ⑵否 □
就是请填写下表
患者姓名 与患者关系 最后接触时间 接触方式 接触频率 接触地点
注:1.与患者关系: ⑴家庭成员 ⑵同事 ⑶社会交往 ⑷共用交通工具 ⑸其它
2、接触方式: ⑴与病人同进餐 ⑵与病人同处一室 ⑶与病人同一病区
⑷与病人共用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 ⑸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
⑹诊治、护理 ⑺探视病人 ⑻其她接触
3。接触频率描述: ⑴经常 ⑵有时 ⑶偶尔
4。可能得接触地点: ⑴家 ⑵工作单位 ⑶学校 ⑷集体宿舍 ⑸医院⑹室内公共场所 ⑺其她
4。6发病后至住院前接触者:
4。6。1家庭、亲友主要联系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与患者关系 住址 电话号码
4、6.2工作单位或主要活动场所联系人:
单位名称 地址 主要联系人 电话号码
4.7发病后有无外出旅行史: ⑴有 ⑵无 □
地点 时间 交通工具 班(车)次 座号 备注
5。 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随访或根据医疗报告完成):
5。1转归: ⑴痊愈 ⑵死亡 □
若病例死亡,则填写5、1、1
5。1.1病例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