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
*葡萄糖的产生(制造)量 02的产生量C02的固定量葡萄糖的积累量02
*葡萄糖的产生
(制造)量
02的产生量
C02的固定量
葡萄糖的积累量
02的释放量
I C02的吸收量
呼吸消耗葡萄糖量
呼吸消耗02量
I呼吸释放C02量
(一) 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 物质积累数
例1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 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 (A)遮光,另一部分(B)
不做处理,并采用了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 6小时后,在A、B的对
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
强度,其单位是 mg/(dm2 ? h)。
问题:若 M=MB-MA,贝H M表示
变式训练1.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 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部作环剥处理(仅
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 1cmf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
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 =(3y 一 2z—x) /6 g ? cm2 ? 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
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
环录II后的叶慵
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 3小时
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 6小时
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 1小时
—Y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 3小时
—
Y
(二)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02产生的体积
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 3装置进行光合速率的测试实验(忽略 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
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 NaOH溶 ■■三-金
液;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 1小时后记录红墨
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 X值。 二二号*二寻
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 NaHC03缓冲溶液;
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1小时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
的方向和刻度,得 Y值。
请你预测在植物生长期红墨水滴最可能移动方向并分析原因:
项目
红墨水滴移动方向
原因分析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a.
c.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b.
d.
变式训练2 . 图4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
化碳浓度,该 装置置于20C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 X。20min
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 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 X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 20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 X处,针筒的
容量 (需向左/需向右/不需要)调节。
(2) 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 该植
TOC \o 1-5 \h \z 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 L/h。
(3) 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
液,在20C、无光条件下,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 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 X处。则在有
光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是 L/h。
(三)、测溶氧量的变化---黑白瓶法 例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 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
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分别在起始和24小时后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 (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3
3
TOC \o 1-5 \h \z (1) 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 3mg/L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 02量
为 mg/L 24h ?
(2) 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 24h6
(3 )光照强度至少为 _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变式训练3:以下实验是对低等植物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测定。
步骤1: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分别编号为 1号、2号。
步骤2:用两个瓶同时从水深 3m处取水样(都装满),立即测定2号瓶中的溶氧量,将 1号瓶密封瓶口沉入 原取水样处。
步骤3: 24h后将1号瓶取出,测定瓶中的溶氧量。 按以上步骤重复3次,结果1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 6.5mg, 2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 5.3mg。
(1) 24h后,1号瓶中溶氧变化量是 ,这说明
(2)经过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