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权力腐败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凭借职务之便和合理的法定的权力以获取个人利益, 从而使国家 政治生活发生病变的过程。 权力腐败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处在某种职位上并掌握事物 (或问 题)决策权的领导干部。据统计: 2001 年至 2002 年 9 月,我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贪污贿 赂等职务犯罪案件 483件 51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 148人,占 28.9%。因此,要实现党 的十六大提出的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目标,关键在从严治党,核心是强化监督。 西方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德国的马克斯 韦伯在分析权力时指出:任何一个组织都
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的, 如果没有某种形式权力来指导, 就不可能实现组织目标, 权 力可以消除混乱, 使组织有秩序。 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了三种类别的权力: ⑴合理的法定的权 力。它是指依法任命, 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 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 度,这是对确认的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 ⑵传统式的权力。 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 犯性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 ⑶神授的权力。 它是指对个人的崇拜和 迷信。 并认为在这三种权力中, 只有合理和法定的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因为这种权力能 保证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和合理性,能按照法定程序来行使权力。 (1)在我国的现实社会中,
由于对合理、 法定权力的监督、 制约机制的滞后和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权力腐败现象 猖獗,成为诱发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权力腐败的定义和特点
1、 权力腐败的定义: “腐败 ”一词原意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事物由原初的纯粹状
态而变质和腐烂, 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 在现代社 会中, “腐败 ”概念一般作为 “权力腐败 ”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和权力为私利所用。 有关权力腐败概念的解说甚多, 国外学者曾从各自研究的角度予以不同的含义。 如西方学者 内森尼尔 莱夫指出: 腐败是个人或集团用来影响行政部门的超法律的行为 ”西方学者雅
科布 范克拉夫伦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权力腐败指将公共职务视为一种经营活动,继而欲 图“寻求最大限度的扩大这个职位的收益 ”的行为。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尽管西方学者们对 权力腐败的界定有所区别,但其核心内容却是相同的,即权力腐败的主体是掌握权力的人, 权力腐败的目的是获取个人利益, 权力腐败的手段是假公济私, 权力腐败危及的是法律的权 威性和有效实施。
2、 权力腐败的特点。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无论发生在哪个层次、哪个领 域、哪种手段的权力腐败行为, 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腐败者视手中的权力为资本, 或进行权 钱交易、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以权承包、以权入股;或安插重用亲信、任人唯亲。
权力腐败行为本身以寻租、 造租为主要内容。 “寻租 ”是指经济主体为了垄断性的使用某种市 场紧缺资源所寻求的政府庇护, 目的是保证寻租者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或防止他人的侵 犯。我国目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重体制并存, 使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仍有广泛 的干预, “寻租 ”活动由此大量产生,各种经济主体为了在市场中获胜,赚取巨额利润,就千 方百计地寻求权力干预, 这样就给权力拥有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并通过权力的介入, 使寻 租者和权力拥有者双方各得其所, “互惠互利 ”。所谓造租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再造出一定的 权力,使再造的权力可以直接投入到市场交易,以获取更多的 “租金 ”。如:为了部门和私人 利益,人为地规定某种检查、审批权。许多造租方案打着改革开放、搞活市场、转变职能的 旗号出台,实际上就是进行权力商品化、腐败合法化、不正之风制度化。
向权力拥有者行贿的主体越来越法人化, 集团化, 这种被称之为 “公贿 ”现象,它是一种更深 层次的腐败现象。所谓公贿,就是用公款、公物集体行贿。其最大 “魅力”在于贿赂双方都姓 “公”,贿赂双方或是上下级关系,或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与私贿相比具有行为的集体性, 目的的为公性, 财物的公有性和法人犯罪等特点。 由于公贿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 而是一种 企业行为, 甚至是政府行为,所以许多人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恰恰在这种不以为然中,行 业特权普遍化, 法人犯罪现象猛增, 靠权吃权现象才愈演愈烈, 政府官员的整体形象受到了 威胁。
权力腐败在形式上有所发展。由以往的隐蔽向半公开、公开的方向发展, 并往往穿上 “合法 ”
的外衣 ,腐败分子巧妙地利用党的现行制度(如:人事制度、公安司法制度、贸易制度、银 行制度)中的弊端或漏洞,为其权力腐败服务;作案手段从简单化向智能化发展, 即利用电 脑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权力腐败, 因而腐败金额经常是天文数字; 腐败类型从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