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作业考试卷(精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学》复习题 一、填空 1、主要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民俗学 2、创用“民俗学”名词 Forklore 概念是哪位学者 汤姆斯( W·J.Thomas) 3、人民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口头文学样式叫做 民间文学 4、中秋节最恒定的主题是 阖家团圆 5、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6、下列哪项与其它三项的题材不同 D A、《后羿射日》 B 、《女娲造人》 C、《黄帝战蚩尤》 D 、《鹿回头的传说》7、下列不属于民间叙事长诗的是 C A、《嘎达梅林》 B 、《阿诗玛》 C、《我的幺表妹》 D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8、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是藏族的 《格萨尔》、蒙古族的 《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的 《玛纳斯》 9、钟敬文奠定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基础, 素有“中国民俗学之父”之称。 10、 周岁礼 是诞生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也是标志着小孩子进入人群、得到家族承认的仪式。 11、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潮湿多雨,故常采用 干栏式 的建筑方式。 12、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所举行的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是为纪念 屈原 。 13、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性,被称之为民俗文化的 历史延续 特征。 14、唐代《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 灰姑娘 类型的故事。 15、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学术活动在 北京大学 发起, 后来扩展到杭州、广州等地。 二、名词解释: 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 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 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 “直接观察法 ”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所有 实 地参 与现场的调查 研究工 作, 都 可称为 “ 田野 研究” 或 “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 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自然神话: 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像《女娲补天》 、《仙山的传说》 、《精卫填海》 、《大 熊星和小熊星》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虫鱼鸟兽,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做了很美丽的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三、简答: 1、简述民俗的基本特征。 答:( 1)历 史 性 (2)地 方 性(3) 传 承 性(4) 变 异 性 中华民俗的特点是什么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它的文化也是个复合整体。 其中有为文人学者所阐释的历史文化大传统, 也有诸多为各地各民族民众传承和践行的文化小传统。 中国历史文化大传统和民俗文化小传统在几千年里密切互动和互补, 形成一个多元一体, 内容丰富的动态平衡体系,民俗就是这一体系中的一部分, 到底怎样全面认识民俗?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 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虽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 (物质的或精神的) ,但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民俗的最本质 特点,是在群体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而成,即顾颉刚先生所说的由 “垒层的 ”方式所造成,而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 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某一民族或群体的民俗突然改变或突 然消失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么是因为民族邦国战争,某一民族或群体突然被灭亡, 战胜者强迫战败者改变自己的民俗或信仰; 要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使某个民族或群体骤然消亡,该民族或群体的民俗也就因此湮没无闻了。一些古代 “失落了的文明 ”,如南方创造 了良渚文化、北方创造了红山文化的民族或群体,可能就是这样的情况。 2、民间文学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国民间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种类。 3、中国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并选择一个节日,说明有哪些民俗活动内容。答:汉族的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端午节, 赛龙舟,饮雄黄酒,

文档评论(0)

Sig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