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缂丝名家名作 4.2缂丝名家名作——微讲义.docx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缂丝名家名作 4.2缂丝名家名作——微讲义.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建设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第九课 缂丝名家名作 朱克柔 朱克柔,名刚,南宋高宗时(1127-1162年)云间人。所制缂丝最负盛名,她缂的人物、树石花鸟,十分精巧。其运丝技能和运笔一样自然,号称一时的绝技。由于她技艺超群,为后世所推重。 1、作品 上海博物馆藏朱克柔《莲塘乳鸭图》,图间缂织“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下有“克柔”印;《山雀图》,一鹡鸰立于水上的岩石上,正聚精会神地啄食水中的游虾,上方两只蝴蝶萦绕。左中织“朱克柔”印。《鹡鸰红蓼》,鹡鸰攀立红蓼茎上,回首俯视水中游虾。左织“朱克柔”印。《花鸟》,褐色的以鹡鸰攀在牡丹花枝上,注视着枯叶上的蜘蛛。左织“朱克柔”印。《桃花画眉》,深色地上,织浅色桃花和画眉,风格与前三件不同。右中织“朱克柔”印。 《牡丹图》蓝地织一盛开的牡丹花,色泽如新,花蕊层次饱满,浅叶淡茎,富贵艳丽的牡丹充满画面。左下角织“朱克柔”印。《山茶蛱蝶图》是朱克柔的另一幅代表作。一枝盛开的山茶花,周围蝴蝶萦绕,左下角织“朱克柔”印。 2、特点 首先,精心选择适合缂织的绘画作品,在深入理解绘画稿本的基础上真实完整地再现原画的精髓。作者懂得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如线条的走向。笔墨的走势以及层次的晕染,因此能够在织造过程中得心应手。作者非常推崇画院里流行的富贵端庄、格调高雅的花鸟画,精心选择构图和色彩上适合缂丝,又能充分表现缂丝技巧的稿本。其次,以娴熟、高超的技艺,准确的色彩感觉以及独具匠心的形式表现出一代大师的风范。经纬线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与众不同。经线为双股强捻线,纬线为双股弱捻线,每厘米100—200根,打纬均匀,使织物致密平整。朱克柔缂织技术的特点是合花线的巧妙使用。朱氏除了使用掼、结、勾等传统的技法外,最擅长使用长短戗技法。长短戗技法是利用织梭伸展的长短变化在阴面到阳面之间或在深色纬与浅色纬互相穿插,表现色彩过渡的变化,也是一种晕色方法。长短戗技法是所以缂织技法中难度最大、最繁琐的技法,也是朱克柔最常用的缂织技法,要求掌握很高的绘画技能。《牡丹图》中花瓣用长短戗技法织出花瓣的层次和反转的变化,由里向外逐渐变淡,两色相会处晕散开来,看不出痕迹,如同笔墨晕染。朱氏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又使用长短弧线戗色,制作难度大,表现效果更强。如在《蓼红鹡鸰》中,鹡鸰的腹部以柔和的弧线表现羽毛的蓬松感,更加贴近自然的状态。 朱氏的作品发现少量补笔,《山茶蛱蝶图》中在花瓣层次部分,树干和花叶虫蚀部分局部点染。像叶子虫蚀部分织造前本来没有补笔的打算,织造后发现遗漏或不足,因为面积太小,用梭子补织效果不太理想,所以用毛笔轻轻点染,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二、沈子蕃 1、作品 沈子蕃现存的5件作品为: 缂丝秋山诗意立轴(图4-3)(纵86.8厘米,横38.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缂丝山水轴(纵83.3厘米,横3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缂丝青碧山水轴(纵88厘米,横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缂丝桃花双鸟立轴(图4-4-1、图4-4-2)(纵95.7厘米,横3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缂丝梅花寒鹊图立轴(纵104厘米,横3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这5件作品外,《石渠宝笈续编》又著录《沈子蕃缂丝梅鹊轴》,梅花树干上栖息双鹊,有“沈氏”款,“子蕃”印。纵103厘米,横37厘米,与故宫博物院藏《沈子蕃缂丝梅花寒鹊图立轴》相似,并有宫廷收藏印记,可惜如今找不到实物。 2、特点 总结沈子蕃的缂丝作品,在稿本的选择和织造技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现存沈子蕃的缂丝作品有山水和花鸟两种。山水为描写江南风景的青山绿水,青山绿水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在唐代盛行,宋徽宗时期傅色艳丽的青山绿水重新出现。缂丝以色彩织出各种图案,沈氏选择青山绿水也是为了变现缂丝的特点。一上三件作品都出自同一稿本,风格清丽悠远,远处群山云雾缭绕,近处桥下一叶扁舟,是典型的理想中的江南景色。 沈子蕃则以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见长。在鸟羽部分同时使用多种技法,既不留下雕琢的痕迹又生动形象,表现出作者非凡的绘画功底。山水以深浅不同的蓝绿色系表现山石的层次,远山悠远只见轮廓,而近处地坡清晰如在眼前。 另外,恰到好处地补笔勾勒也是沈子蕃作品的特点 吴煦 吴煦,字子润,南宋缂丝名手。 与朱克柔、沈子蕃的纯观赏性的缂丝作品不同,吴煦以缂织祝寿题材的作品闻名。现没有确切的实物可以观察和分析其作品,但从辽宁省博物馆藏《蟠桃花卉图立轴》看,缂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明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