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抚顺赫图阿拉城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赫图阿拉城游览!
在游览开始前,我先将这里的基本情况大致介绍一下。“赫图阿拉”是满语,汉译为
“横岗”,即平顶的山岗。在这横岗之上就是驰名中外的后金政权第一首府、清代第一都城 --
赫图阿拉城。这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居之地。在努尔哈赤出生之前,这里已经成为其祖
父觉昌安的山寨。明嘉靖
38 年,努尔哈赤生于该城。明万历
44 年,努尔哈赤在这里创建了史
称后金的大金国,登基称汗,从此开始了统一东北女真的大业。
赫图阿拉城依山而筑,居高临下,三面环水,垒土为廊,地势南高北低,具有易守难攻
之势。分内外两城,方圆
5 千米。内城建于明万历
31 年,外城建于万历 33 年。内城主要住着
努尔哈赤的眷属、亲戚,外城住着他的精锐部队,全城居住
2 万余户,总计 10 万人。
当年的外城建有点将台、校场、仓库区和制造弓箭、盔甲的烘炉。这里主要是努尔哈赤
演练兵马、囤积粮食、制造武器、驻扎部队的地方。内城则是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内城方
圆
千米,设东、东南、北、南四门,四周是土石筑的城垣。这里不仅建有尊号台,即努尔
哈赤登基称汗的金銮殿,又称汉宫大衙门,还建有八旗衙门、驸马府、关帝庙、城隍庙和地藏
寺。清王朝入关进京后,又在这里兴建了守尉衙门、启运书院、文庙等。
当年的赫图阿拉城内城,建筑辉煌,文化昌盛,
10 万金戈铁马穿行于此,
10 里商贾闹市
热闹非凡。而城中那口被称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古井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我们可以看到,
赫图阿拉城内建筑布局既保留了女真民族的风格,又吸收了汉族中原文化的特点,突出的是中
轴线起点,南北向挺直延伸,反映出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念。城内道路
系统,以中轴线相交,形成严格的方格网状,各级主次干道均为直角相交。然而,就是这一座
历史古都、文化名城,却毁于上世纪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日俄战争。
1963 年,赫图阿拉城作
为满族的历史古城,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政府逐年投放资金,进行管理
和修缮,使这座古老的城池逐渐恢复了历史原貌,成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现在请大家随我
来,我们一道进入老城参观游览。
游客朋友们,我们眼前这座外形呈八角的建筑,就是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汗宫大衙
门,因为这里是努尔哈赤建金称汗的受贺之地,故称尊号台,俗称金銮殿。明万历
44 年正月
初一,努尔哈赤在这里创建大金国。从
1616 年到 1619 年,她在这里运筹帷幄,发号施令,接
待来宾,庆功宴赏,为统一东北女真,巩固后金政权,最终进军辽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站在
这里,不仅可以俯瞰全城,海尔可以目集周围数十里的谷口、墩台,他从侧面体现了努尔哈赤
的宽阔胸襟和远大目光。尽管最终努尔哈赤本人没有住进北京故宫的那座金銮殿,但他的精神
却鼓舞了他的子孙后代,最终建立了清王朝。这里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起点。刚
才我已经介绍过, 1900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使赫图阿拉城的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上近
4
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努尔哈赤当年住过的那座金銮殿已经片瓦不留。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汉
宫大衙门是政府于 1999 年投资重新复建的。
各位请看汗宫大衙门左右两侧。左侧有一处深潭,右侧有一陡坡,坡下有一池塘,左潭右池景色怡人,汗宫大衙门好似龙头,两弘清水左右辉映,恰为龙目,为此这里又被称为“神龙二目”。关于启运潭,这里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一天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到赫图阿拉的一位村民家借宿,恰巧有一位道士也来到了这位村民家中。道士神秘地对这家的主人说:“你们这个地方啊同一般,城北的荷花池是龙的二目呀。如果在八月十五荷花竞放之时,将你家祖先遗骨扔在荷花之上,荷花将立刻关闭,你家的后人就能为天下至尊。”这些话被塔克世偶然听到,在八月十五夜晚子时,他悄悄来到荷花池,见月光下荷花争奇斗艳,就按照道士说的那样,把祖先的遗骨扔到了荷花上,荷花果然关闭了。这时,那家接受过道士秘传的村民也赶来了,但是已经晚了,这里的风水已经被努尔哈赤的父亲给占去了。传说努尔
哈赤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他父亲塔克世当年占到了风水宝地。这段传说虽充满了迷信色彩,却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这里的民间文化。上个世纪初,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之后,日俄屯驻赫图阿拉城。这群沙俄强盗在撤走时,在北墙根下放上炸药,将城墙炸成豁
口,池水奔涌泄出,流入苏子河南岸,从此,启运潭干涸。我们现在看到的荷花池,是随着汗
宫大衙门的复建而修建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当年的正白旗衙门,清太宗皇太极就是当年的正白旗旗主。在谈到
清代历史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个词汇:八旗。在后金时期,八旗是努尔哈赤麾下八个军
政合一的组织。满语中有“牛录”一词,语意为箭,努尔哈赤用箭这个名称,史无前例地创建
了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