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教案1人教课标版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子语类》三则教案 一、阅读下面一首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 ,回答后面问题: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其二 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被称为“理”家宗师,这两首小诗看似写景,实际上都含有言外之意,富含理趣。 那么你能从两首诗中分别读出什么景象?又分别能悟到什么道理呢? 、这两首小诗在表现手法的使用和风格特征上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请简要回答。 、其一,景象:一块半亩见方型的小水塘,像是一面展开的镜子,平静清澈,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哲理:半亩水塘因有了活水的不断补给,才显得清澈明亮,人的智慧、知识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永远地增长。人要心灵澄明,就得活读书、读活书,时时补充新知。也可以理解为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才能达到新的境界。也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或者认为是宇宙中的一切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其二,景象:一夜的时间里,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哲理: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因为积累多了,人会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读书积累是以贯通为归宿,而贯通则以积累为基础,这是人们在读书中需要把握的。人的修养也一样,往往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 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在。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喻理诗,都以鲜明的形象表达来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既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景和情 同样富于吸引力,其所包含的思辨性,非常引人入胜,正是所谓的“寓物说理而不腐” 。 二、作家介绍 、朱熹: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后改仲晦, 号晦庵,别号紫阳,谥文公。朱文公生于闽,长于闽,终老于闽。岁中进士,授徒讲学近年。 专研考证注释经、史、文及讲学,建立唯心论,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 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 “饮食, 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 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 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 ,到孟子的 “舍生取义” ,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朱熹提出 “理”,即外在世界的伦理程序, 理是世界的本质, “理在先, 气在后”,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所以他强调道德,认为人们应放弃“私欲” 。为了认清理之所在,他指出“格 物致知”的理论,从考察客观事物,寻求知识和修养品格。他创立了闽学(即朱子学) ,博大 精微,阐孔孟之道,成为了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 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 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朱熹的一生,大都是 在著述与讲学中度过的。儒家经典《易》 《诗》《书》《礼》《春秋》,朱熹都有注释和研究。另 外,在历史、文学甚至道教典籍方面,朱熹也有广泛的学术兴趣。在朱熹的所有著述当中, 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将《大学》 《中庸》与《论语》和《孟子》并列, 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去世前还在修改。朱熹在《四书集注》当中,不重训诂, 重在义理,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四书》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 的门徒李性传所说,这是一部“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之作。此外,朱熹还留有 《文集》一百余卷,其中保存了他的一些学术论著、讲义、政治文件、序跋、书信以及诗词 等。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讲学时的一些问答,后人分类整理,编为《朱子语类》一 百四十卷。这些资料也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依据。 他的弟子众多,留有很多著作。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近思录》 和《小学》。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影响中国元、明、清各代近年之久,成为官方哲学,被视为儒 学正宗, 而且也成为 世纪后东方文化主流, 在朝鲜和日本都被视为国学, 奉为主要道德信条。 近代,朱子学传入欧美,对西方国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朱熹(文公)荣登千 禧名人录,被选进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名杰出人物之一。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

文档评论(0)

182****07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