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球汽车座椅厂商竞争情况分析.docx

2011全球汽车座椅厂商竞争情况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2011全球汽车座椅厂商竞争情况分 析 2011年08月23日09:51来源:赛迪网 作者:秩名 字号:大中小打印 看似不起眼的座椅在汽车成本结构中仅次于发动机。一般轿车座椅的平均 价格在850-1050美元左右,中档轿车在1400-1600美元左右,高档的超 过2000美元,对大部分轿车来说,座椅比变速箱、底盘和车身都要昂贵。 (CMIC中国市场情报中心发布数据) 汽车座椅主要部件包括坐垫骨架 (Cushion Frame),背骨架(Back Frame), 滑轨(Slide Channel ),坐套(Covering ),发泡(Pad Assy),调角 器(Recli ner Assy),电机(Motor )。骨架通常是高强度钢材激光焊接 而成,滑轨也是如此,这两者都需要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 发泡则需要掌 握高超的化学制备工艺技术,电动调节和位置记忆需要电子技术, 坐套需 要纺织技术。因此汽车座椅总成厂家屈指可数,门槛很高。 全球汽车座椅厂家可以分为美系、日系和欧系。美系主要是江森自控(JC) 和LEAR JC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座椅厂家,在发泡技术方面和全球布局方 面具有绝对优势。JC拥有强大的现金流,依靠收购小厂家来完善自己的 产业链,自2010年11月到2011年1月,JC就完成了 3件收购。2010 年11月,江森收购了法国MichelThierry ,该企业主要为江森提供汽车 座椅纺织面料。2010年12月,江森收购了 Keiper的零部件业务和Recaro 的座椅业务,Keiper是全球第一个座椅调角器的发明厂家, Recaro则以 顶级汽车座椅闻名。2011年1月,江森收购了汽车座椅金属骨架供应商 CRH CRH主要客户也是豪华车厂家。 Lear以座椅面料(Fabric)起家,其产业链整合程度非常高,主要客户是 通用、福特和奥迪,占其收入的 50沖上。 日系厂商主要有丰田纺织(TOYOTA B0SHKOUJ东京座椅(TS)和泰极 (TACHI-S。前两者以座椅面料起家,后者以座椅弹簧起家。丰田纺织 主要供应丰田,东京座椅则供应本田 74%勺汽车座椅。泰极的主要客户是 日产和本田。 欧系厂商主要是法国的佛吉亚(Faurecia )和德国的博泽。佛吉亚专注于 中高档轿车,2010年12月佛吉亚收购德国贺尔碧格公司的座椅舒适系统 部(seat comfort segment )。该公司主要客户是奥迪 A A7、宝马7 系、宾利831/621、奔驰S系列,全部是百万以上豪华车。 博泽是欧洲第一大电动座椅调节器的生产厂商和第二大门锁系统的生产 厂商。在车门玻璃升降器、车门系统、ABS电机和空调鼓风机总成领域处 于世界领先水平,不过座椅总成不多。 此外,汽车座椅厂商还有韩国的 DYMO和韩一理化。DYMO公司同时为韩 国坦克提供变速箱,韩一理化的业务以车门( Trim )为主。 中国除比亚迪外全部都采用合资企业的座椅。比亚迪也需要采购关键元 件。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大多外方控股, 最终可能演变为独资企业。 外资 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大都是其利润率最高的分公司。 以丰田纺织为 例,日本地区的运营利润率为 1.2%,而中国区高达 13.6%。中国区为丰田 纺织贡献了超过 80% 的利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