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市县区地名由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市县区地名由来 作者:超巨星 宁夏 取“夏地安宁”之意命名。 元中统二年(1261 年)置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以辖区为 西夏故地,故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降西夏行省为 宁夏府路,隶甘肃行中书省。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升 置宁夏行中书省,元贞元年(1295 年),革宁夏行省,并入 甘肃行中书省。1929 年设宁夏省。1954 年撤销,并入甘肃 省。1958 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明末清初,宁夏地区一些官吏、文人用“银川”一词形容今 银川平原水光潋滟、水映晴光的水乡风光。清雍正年间,“银 川”一词逐渐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义,泛指今银川平原引 黄(河)灌区。乾隆年间,“银川”一词已初具地名意义, 并逐渐成为宁夏府城(今银川老城)的代称。 笔者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称银川“因流经市境的黄河 为名”,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称“宁夏土质,碱性最重, 地面常呈白色,故宁夏古名银川”,一说乃因唐宋银川郡(治 今陕西省横山县东党岔镇;银川,少数民族语,意为骢马谷 之名随党项族西迁至此而得名,皆误。 宋代为西夏都城兴庆府,后改中兴府,元置中兴州,明设宁 夏卫。1929 年为宁夏省城。1944 年,宁夏省城改为建制市, 正式定名为“银川”。 兴庆区 以历史上西夏国都“兴庆府”之名命名。 1961 年,银川市设立城区,因位于银川老城,故名。2002 年,改名兴庆区。 西夏区 以历史上西夏王朝之名命名。 1962 年,银川市设立新城区,因位于银川新市区,故名。2002 年,改名西夏区。 金凤区 以银川别称凤凰城,故名。 1972 年,银川市设立郊区。2002 年,改名金凤区。 灵武市 取隋灵武郡之名命名。 西汉置灵洲县(治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附近;按:同时置 有灵武县,治今青铜峡市邵岗镇附近,东汉废),东汉改名 灵州县。隋于灵州置灵武郡。明宣德三年(1428),灵州千 户所迁驻今灵武市区。1913 年改灵州为灵武县。1996 年设 灵武市。 永宁县 取“永远安宁”之意命名。一说,取历史上曾设置的永州与 当时宁夏、宁朔两县首字而命名。 1938 年,宁夏省规划析宁夏(今贺兰县)、宁朔(今青铜峡 市)两县置镇河县,取境内镇河堡为名。永宁县,。1940 年 底,马鸿逵提议将原拟的镇河县改名云亭县,取境内云亭渠 (注:1934 年,马鸿逵将宁夏县第一、第二民生渠拓宽、连 通,为纪念其父马福祥——字云亭,命名为云亭渠;新中国 成立后改名民生渠)为名。意在为其父树碑立传,遭异议。 1941 年初,决议改云亭县为永宁县。 贺兰县 以县西贺兰山为名。贺兰,匈奴语,因西晋时匈奴贺兰(一 译贺赖、曷赖)部曾游牧于此山,遂以部落名为山名。一说, 贺兰,匈奴语,意为駮马,因山上“树木青白,望如駮马”, 故名(据《元和郡县志》)。《辞源》称“遥望如骏马,蒙语 称骏马为贺兰,故名”,此说误,按:“贺兰”一名魏晋即 已出现,为匈奴语音译。 清雍正二年(1724 年)置宁夏县,1941 年,因与宁夏省同 名,改名贺兰县。 附:(原)宁夏县 取“夏地安宁”之意命名。 清雍正二年(1724 年)置宁夏县。1941 年,因与宁夏省同 名,改名贺兰县。 石嘴山市 以境内石嘴山(位于今惠农区)为名。石嘴山,因贺兰山与 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据《大明一统志》)。 清雍正初(1726 年左右),今石嘴山区旧城区一带开始形成 聚落,山名被借用为地名,史籍中多见“石嘴子”、“石嘴山 “石嘴子山”等。石嘴山“嘴”字的写法,明、清两代史籍 均作“嘴”,《民国朔方道志》中始见“嘴”、“咀”并用。解 放后国务院公布的三批汉字简化方案也未将“嘴”字简化。 1959 年,在宁夏为设置石嘴山市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使用了 “石咀山”这一不规范的写法,1960 年国务院在设市决定中 沿用“石咀山”为市名。1981 年,石嘴山市地名委员会根据 市名形成的历史渊源,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同意, 将“石嘴山”正式定为市名的规范化写法。 1960 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惠农县,改置石咀山市。1981 年 规范为石嘴山市。 大武口区 “大武口”在明代史籍被称为“打硙口”,为沟谷名(今大 武口沟),意为“打凿石磨的山口”。此后的文献资料中还出 现过“大硙口”、“达武口”等名称,1943 年,民国宁夏省建 设厅长(李翰园)至此,认为打硙口名称不雅,遂改名为 大武口,意为武士们在这里打过仗。 1973 年设立石嘴山市大武口区,1975 年改名第一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