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流派 名菜点的典故 西施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施舌 这道菜属于汤菜,可谓闽菜系中以海鲜味原料烹制的“神品之作”。   (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写道:“西施舌为闽产,以之为羹,甚鲜腴。”郁达夫《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写道:福州的海蚌产于二三月,其肥美要算来自长乐蚌肉,色香味俱佳的神品就是海蚌的舌头部分。   西施舌,通称“海蚌”,贝壳大,略呈三角形,壳表具黄褐色外皮,顶部为淡紫色,壳内面呈淡紫色。   西施舌,通称“海蚌”,贝壳大,略呈三角形,壳表具黄褐色外皮,顶部为淡紫色,壳内面呈淡紫色。中国沿海虽均有分布,但唯有长乐市梅花镇穿山行以南至文武砂一带的西施舌品质最优,誉称“闽江蚌”。   海蚌,正如以上诸书所言产自长乐,以长乐漳港出产者为最。该处恰好是咸淡水交汇之处,泥沙经海潮筛洗,洁白晶莹,形成一片方圆不大的平坦浅海沙滩。由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出产的海蚌每个重二三两,最重不超过五两,肉质鲜嫩,舌尖甘脆,味美无腥,为其他地方所不能及。据说,出产如此鲜美的海蚌,全世界唯有长乐市漳港与意大利威尼斯。   “汆”是指小型原料在沸汤中快速致熟的烹法。“汆”法在宋代就始见于文献。“鸡汤汆海蚌”这道菜肴可称闽菜中的神品,虽只有一阁阔约大指,长及二寸的舌尖和一笑盅鸡汤,但它囊括了闽菜的“清、淡、鲜、脆”四大特色。   这道肴馔之所以称“神品之作”,“汤”也是关键。这种“汤”称“三茸汤”。首先,用家养的老母鸡(留下鸡脯肉、鸡血)、猪背脊、牛肉,清炖后沉淀去杂质,过滤出“汤”;其次,将鸡脯肉剁成茸,加鸡血捏成丸,俗称鸡茸丸,上笼屉蒸后,再沉淀去杂质。经过炖、煮、蒸三道工序,最后做成清澈如水的“汤”。   海蚌肉先用清汤断生,再用“三茸汤”初汆后汤即倒掉,达到蚌肉入味。待上席时,用烧达100℃的“三茸汤”当席汆蚌肉,上桌即品尝。所以,这道菜可谓闽菜之最高境界:“清淡鲜脆”和“醇和隽永”。   “鸡汤汆海蚌”在宋代就有这道菜肴了。历代人在品尝这道菜后,都难以忘怀,推崇备至。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