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病句辨析教学设计说课稿(北京中医附中王晓光老师).docx

高三病句辨析教学设计说课稿(北京中医附中王晓光老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句辨析教学设计说课稿 中医附中 王晓光 一、 背景分析 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必考题型, 它从语言的角度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涉及语法、 修辞、 逻辑等知识。 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在复习备考中,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反反复复 的各种各样的训练, 效果甚微。 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题时感到一头雾水, 得分率较低。造 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找到一条有效提高得分率的方法, 这些成为我教学设计的初衷。 二、 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表达习惯,在平时的口头表达和动笔写作时常常出现语病。在这种语言基础上, 你让他去辨别别人语句中的毛病,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本教学设计 的重点是让学生先知后辨, 即先利用正确语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达习惯, 再通过正误对比,突出明确何为正确的表达习惯、 何为错误的表达形式, 进而掌握对病句的分析判断方法,辨析句子的正误。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正确的表达习惯,提高句式杂糅和缺少主语的语病的辨析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对比、总结,明确设题点,以辨析句式杂糅类和主语残缺类病句为例提高病句辨析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四、 教学策略 鉴于学生平时表达常出现杂糅和少主语的情况, 我先从这两项入手, 以期引起学生的重 视,以期强化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符合常规表达习惯的语句, 才有能力评判他人语句表达的正 误的这种意识。 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检测一(采用试题导入形式) 要求学生先凭语感判断正误。 检测一:判断下列八个句子的正误,在( )中打 “×”或“∨” 。 教师统计正答率。学生正答率较低,同时学生在平时作文中这样的病句时常出现, 这些情况引起了师生疗救的注意。我想我们的病因出在未能养成正确的表达习惯。 (二)学生阅读学习高考试题中正确语句集锦,对比正误语句,明确错因。 请同学们阅读后思考每组句子的意思是否一样, 所运用的句式是否一样, 然后让学生 圈画不同句式,明确错因,总结规律。 总结 :句式杂糅:一个句子同时局部或全部使用了两种表达同一意思的两种句式。 (三)通过练习巩固语感 以单句形式让学生修改,不急于让学生做高考综合题。 (四)课前检测二: 判断下列五个句子的正误,在( )中打 “×”或“∨” 。 教师统计正答率。 (六)学生阅读学习高考试题中正确语句集锦,对比正误语句,总结规律。 通过划分句子主干,明确主语残缺类语句的一般形式。往往由于介词或连词滥用而使主语残缺,或偷换主语有暗中省略而使主语残缺。 1 总结:主语残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滥用介词或连词而掩盖了主语;一是暗换主语而使主语残缺。 (八)通过练习巩固语感 也是以单句形式让学生修改,不急于让学生做高考综合题。 (九)课堂小结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认识事物的规律,先知后辨,事半功倍。 (十)课后作业 还是修改病句的形式。 七、课后反思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语文素养欠缺。他们不知 道什么样的表达是正确的表达,什么样的表达是错误的表达。基于这种情况 而设计的这一课,讲解重点放在了对正确语句的分析上,并通过对比正误, 明确设题点,教学效果明显。另外,分类集中式修改练习,有利于强化知识 要点,提高学生反映的速度,从而有效提高正答率,增加应试信心。 2

文档评论(0)

182****07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