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单元复习指南
【 P159】
课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考点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孔子;柏拉图;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
仑;孙中山;甘地;凯末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
平;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备考方略】
1. 命题特点
全国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的命题不拘泥于考纲所列出的考点 ,其规律是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 ,通过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综合运用必修和选修的知识 ,侧重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题目设问的角度来看 ,命题者更多关注历史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及其作用 ,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及其依据。
2. 复习方法
注意人物史学习方法的规律性总结 ,掌握分析评价人物的一般规律; 注意不同类型人物
的归类总结 ,对历史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 ,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得到的不同评价进
行分析;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联系 ,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分析问题 ,学会举一反三。【重难突破】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1. 全面性原则: 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 ,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 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从纵的关系上 ,历史人物有时间段上的划分 ,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 在横的关系上 ,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 ,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 ,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 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 ,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4. 主流性原则: 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 ,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 ,不能以偏概全 ,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5. 适度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 ,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 ,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 阶级性原则: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段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 ,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 实践的原则: 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三、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1. 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 首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是“时势造英雄” ,不是“英
雄造时势”; 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之间的联
系;最后 ,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 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恰当
评价 ,不能任意夸大。
2. 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
为转移 (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 )。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 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 ,又要看客观后果 ,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 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 ,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 ,有时又是矛盾的 ,“好”的
动机有可能带来“坏”后果; “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 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其动机和后果就背道而驰了。
4. 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 ,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
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 ,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
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 ,是错误的。
【真题演练】
【例 1】 (2016 全国 Ⅰ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 郑板桥 ,清代杰出的艺术家、 文学家 ,为 “扬州八怪 ”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生长
在农村 ,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 “文必切于日用 ”“ 笔墨之外有主张 ”,反对 “ 皆拾古人之唾余 ” 。他说: “ 千古好文章 ,只是即景即情 ,得事得理 ,固不必引经断律。 ”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 ,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 ,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
画竹 ,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
枝一叶总关情。 ” 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 ,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 ,曾题诗
云:“ 画竹多于买作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 ,只当秋风过耳边。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以及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匠人神读后感6篇高品质版.docx
- 医疗保险工作总结与医疗卫生部工作总结范文合集.docx
- 千言万语总关“音”导学案人教课标版教案.docx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检测.docx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2科学记数法教案.docx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三章生物多样性.docx
-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
-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
- 名师测控春八年级数学下册6平行四边形课题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特征学案新版北师大版20170210147高品质版.docx
- 名校课堂2016秋七年级数学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高品质版.docx
- 名校课堂2016秋七年级数学上册6.4统计图的选择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高品质版.docx
-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高品质版.docx
- 名著读后感500字(选10篇).docx
- 名言名句(选300句)_名人名言高品质版.docx
- 名词所有格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 君子之风公开课课堂教学设计苏教版教案.docx
- 告别作文(选15篇)高品质版.docx
- 告知书(范本12则)高品质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