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篇学习即快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而第一,生活即快乐 『1.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一一孔子说:学习,做学问,就要时常地去研习它, 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让人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而不抱怨, 不也是很有君子的儒雅风 度的吗? 新释:快乐、儒雅是君子风度。(这是孔子的“学乐”观。)“仁”是快乐和儒雅。 孔子说“学习”和“做学问”有“三得之乐”。一是自己独立钻研(预习或复习),心有所得, 喜笑颜开(悦),这是学习(上课前或上课后)的独得之乐;二是与朋辈互相研讨,深受启 发,欢欣鼓舞(乐),这是学习的互得之乐;三是他人还未领悟,自己不怨怒(不愠),这 是学习的先得之乐。总之,这《论语》的起始则道出了孔子的“学习愉快”(非“愉快学习”) 原则一一用喜乐、欢乐、快乐的学习结果(或收效)来鼓励、激发学生时时处处去努力学习 和钻研的教学原则。它体现了孔子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途径等。 “时”和“习” 就是“要随时随地地去学习和钻研”,而且不管哪种学习和钻研的方式都会有令人愉快的学习 效果。(现时的学习不是“三乐”而是“三苦”,三无之苦。) 『12』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一一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有的; 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 更是从来没有过。君 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 根本吧!) 新释: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仁”是孝敬和尊重。 凡事要从身边做起,道德修养更是如此。“仁”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二人同情”,即“同情 心”。这“同情”不是我们现在讲的怜悯之心(恻隐之心),而是以对方的立场站在对方的角度 想问题、看问题;能够站在对方或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容易与他人 同心同德同情感。与他人同心同德同情感,就会尊敬对方,谅解对方,支持对方,就不会与 对方发生矛盾和冲突,更何况是长辈、上级和君主呢! 一个人能从家中做起,从身边做起, 以社会大局为重,这为人处世的根本(基础)就建立起来了,有了基础,有了根本,基本的 原则就水到渠成了。这《学而》整篇的第二则,包括了孔子的“仁孝观”、“孝悌观”、“为人处 世观”,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一一一定要有同情心(“爱心”)。 《论语别裁》里认为这 也就是孔子学问的根本,中国文化的精神。 『1.3 『1.3』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 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新释: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仁”是质朴和真挚。 同情心不能停留在嘴巴上,要付诸行动;更不能花言巧语,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 反过来,对那些不花言巧语而敢于讲真话的, 听话人的第一个修养是容忍, 好话听得起,坏 话听得进;做学问的人就更应如此一一首要的是踏实, 求真才能求善,才能求美;决不能巧 言令色,粉饰掩盖。由此看来,“仁”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崇高境界,“沉默是金”,应该主要是 讲不花言巧语,不讨好,不吹牛拍马,而不是不提意见,不批评指正,不反抗反对;达到为 人处世的崇高境界的人应该是不虚伪,不假惺惺,直爽诚实,不伪装。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一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 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学业是否时 常研习? 新释: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是做人和做学问必不可少的。“仁”是自我审视。 “忠”就是“心要正”,不能有邪意,不能胡思乱想,三心二意。孔子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 人无不尽心的态度一一对任何一件要做该做的事都要尽心尽意地去做。 真诚待人、尽心尽意 是“忠”忠于职守、忠心耿耿是“忠”,努力学习、认真研习民族文化并继承优良传统更是“忠”。 所以“诚信”和“勤奋”是“忠”的人格两个方面的表现。 『15』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一一孔子说:领导一个 大国,要认认真真处理政事并且讲信用, 节省费用并且爱护老百姓, 役使老百姓要不误农时。 新释:敬事,守信,节用,爱人,以时,是让国家发展为大国要遵循的五项原则。“仁” 是敬重和爱护。 恭敬不敷衍是做事的态度, 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就是讲诚信, 不奢侈浪费爱惜资 源是勤俭节约,爱自己首先爱别人就是尊重人, 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天时地利才是符合“时宜”。 所以,严肃认真、身先士卒,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是敬事和守信用;爱惜财产、爱惜资源 就是爱惜人类自己;顺应时势、不违天时就是引导国家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文档评论(0)

yilinsha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