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苓桂剂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柯韵伯分析指出“小便由于气化,肺气不化,金不生水,不能下输于膀胱;心气不化,离中水虚,不能下交于坎,必上焦得通,津液得下。桂枝色赤入丙(小肠),四苓色白归辛(肺),丙辛合为水运,用之为散,散于胸中,必先上焦如雾,然后下焦如渎,何有烦渴癃闭之患哉!” 陈来章也提出“治秘(指小便不利)之道有三,一曰肺燥不能化气,故用二苓泽泻之甘淡,以泄肺而降气;一曰脾湿不能升精,故用白术之苦温,以燥脾而升精;一曰膀胱无阳不能气化,故用肉桂之辛热,以温膀胱而化阴,使水道通利,则上可以止渴,中可以去湿,下可以泄热也。” 从此看出,五苓散不专利水,太阳膀胱府证的提法是欠妥的,那么,五苓散证所涉及的膀胱究竟在哪里呢?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4.关于膀胱的部位 水在细胞内或者是细胞间。饮水多而小便不利,水到哪里去了呢?水不在血液中,水在细胞内或者是细胞间。 五苓散可以使在细胞内或者是细胞间的水液回渗到血管之中,从而增加排尿。这就是中医化气行水的机理所在。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5.五苓散口渴特点和五苓散的主证: 五苓散口渴特点:饮不解渴,小便不利,饮水后小便量不增加。 五苓散主证:小便不利。 临床辨析:(1)排尿次数的异常(多) (2)排尿感觉的异常(不畅) (3)尿液量与质的异常(少、浑浊)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6.关于有表里证: 有发热症状者,为有表证,有水饮内停者,为有里证。既有太阳表证,又有水停于里,就是有表里证。治疗可用五苓散,水去热孤,热随水去。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概述 苓桂剂类方是指含有茯苓和桂枝的一类方剂,包括 苓桂术甘汤 五苓散 苓桂甘枣汤 茯苓甘草汤几个方剂。 猪苓汤与五苓散作为对比在这里一并讨论。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一、苓桂术甘汤(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1.方剂结构解析 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培 土 制 水 辛甘化阳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a.关于茯苓: 《神农本草经》“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结合《伤寒论》有关论述,在《伤寒论》中茯苓主要用于利小便,安神(茯苓四逆汤)的治疗。 方中茯苓作用有四:①甘淡利小便以消水阴而治疗痰饮咳逆;②养心安神;③助肺治节之令;④补脾厚土,是本方的主药。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b.关于方中桂枝: 作用有三:①温复心阳;②下气降冲;③通阳消阴,也为本方主药。 茯苓配桂枝,则温阳之中以制水阴,利水之中以复心阳。 正如叶天士所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治疗心脏病而利小便的方法,是中西医相贯通的理论,所以心脏的某些疾病,用大剂活血化瘀方治疗,通其血脉,有利也有弊。临床对活血化瘀要灵活使用。本人一般在通阳的基础上,在行气的基础上用。所以中医对心脏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方法。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c.白术和甘草 白术助茯苓健脾制水。 甘草助桂枝以扶心阳。 诸药相配,则温阳下气而治“水心病”,疗效惊人。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2.关于“水心病”: 心脏病由水气上冲所致者,刘渡舟教授谓之“水心病”,总由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 本病病机为心阳虚衰,君主失位,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证候。 临床辨识本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1)望色:多见面色黎黑,此为“水色”。病重者,在额、颊、鼻柱、唇周、下颌等处,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 (2)察舌: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 (3)切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4)辨证:①有水气上冲之候:病人自觉有一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②胸满:夜间为甚,遇寒加重,多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③心悸:多发于晨起,夜卧,饮食之后,或伴有左侧颈部血脉胀痛。④短气:表现为动则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甚则冷汗自出。 但《伤寒论》课本对本方的解释是脾虚水停,内科课本中,也多用本方治疗痰饮呕吐等病。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3.加减系列方: (1)苓桂三参汤: (2)苓桂杏甘汤: (3)苓桂茜红汤: (4)苓桂参附汤: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1)苓桂三参汤: 适应证:适用于“水心病”气虚较重者,也有养阴活血之功。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人参、沙参、丹参。 苓桂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 (2)苓桂杏甘汤: 适应证:用于治疗“水心病”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