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生命,生命1_鲁教版.doc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生命,生命1_鲁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生命,生命 ?? [教学目标] ?? 1.作必要的语言积累,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学习作者由具体现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 教学难点: ?? 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我们应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 [教学准备] ??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 ??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 意志倒下的时候 ??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 歪歪斜斜的身影 ?? 又怎耐得 ??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 垂下头颅 ??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 无论走向何方 ??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 从别人那里 ?? 我们认识了自己 ?? ?? 二 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 指名学生朗读课本,读时以适合本课的轻音乐相配。同时要求大家思考: ?? 1、请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对生命的初步理解。 ?? 2、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最有启迪或感触? ?? 三赏读课文,感悟生命: ?? 1、同学们,刚才在朗读后,大家谈了自己对生命的一些感悟、理解,那么作者有没有在文章中告诉我们她对生命的一些思考、理解呢? ??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他们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文章的最后两节,并指名学生示范朗读,然后齐读。 ?? 2、作者的这些对生命的感悟是由什么引发的?具体在哪些语段? ??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在文章的1、2、3节。学生体会朗读时的感情、语调,然后分角色男女生朗读1-3节。 ?? 3、小组讨论: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它们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从作者对生命的呼喊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指导:三个事例内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浅;学生谈感悟时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 4、如果时间允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己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 四 拓展练习,加深感悟: ?? 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 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珍惜; ?? 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 ?? 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到生活实际。 ?? 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轻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有无限的价值而美丽,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等 ?? 2、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 ?? 示例: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 生命中要有梦,活得精彩、充实才有生命。 ?? 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 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 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 生命像火把,应该使劲燃烧。 ?? 生命像蜡烛,都很短暂。 ?? 生命像万里长城,没有止境。 ?? 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 生命如同父母的爱,应该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爱的真谛。 ?? 五 总结概括 ??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每当夜深时,我合上眼睛,眼前总会浮现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昏暗的灯光下,发出内心的《呐喊》;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唯一的安慰。这是一群孤独的人,这又是一群灵魂饱满的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们那样有太重的负荷。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 ?? 六 布置作业 ?? 以“由生命联想到……”为范围,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 课外阅读田彩虹的《生命的问句》,这是一篇与课文的思想主题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训练,拓展延伸课堂的内容,有利于新课教学目标的巩固。

文档评论(0)

追追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