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体育融入细胞
清华体育二三事 研究表明,当不间断进行一种行为超过 4 周,就会形成习惯。清华大学百年,重视体 育百年。百年形成的不仅仅是习惯,更将体育融入了大学的血脉,和每一个师生的细胞。
每天,在清华的运动区域,一定人头攒动。虽然也有其他学校类似,但清华的特别之 处在于,学子之心,装着那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口号,是目标,更是行动。
—1—
曾几何时,清华园里有这样的盛景:下午 4 点半,大喇叭高喊:“同学们,现在是课
外锻炼时间, 走出宿舍,走出教室, 去参加体育锻炼, 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很快,操场上、校园的路上,跑友如织,蔚为壮观。
现在下午 4 点半,虽然没有了广播的“呼唤”,也不会“强行”关闭自习室,但运动 的人群一如既往。在清华两个田径场,似乎形成了默契,健身者有秩序、分批次地奔跑, 一人一次跑上十来圈,司空见惯。
“每个清华人都会跑一个马拉松,”土木工程系研究生邓静芝笑言,“清华流传这么 一句,‘男生郁闷了就去上自习,女生郁闷了就去跑圈。”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为什么 郁闷时去跑圈?自然,因为“这是一种消遣,跑步让人健康,更让人快乐。”她说。
要问清华里的“跑步风”有多浓郁,一位老师如此形容:以前我们是动员学生去参加 北京马拉松,后来不得不动员他们不要太踊跃,因为有一次清华竟然报了赛会总人数的三 分之一。
这种对于运动的疯狂,在老师身上也有深深地体现。清华一个学院的院长是马拉松协 会的“全勤”会员,每次训练必到。有一次,几位客人来拜访他,到了下午 5 点多还没离
开。这位院长求跑若渴,他后来跟跑友们抱怨:“急死我了。”
各个学校都要对学生测中长跑,但清华的要求格外高——男生 3000 米,女生 1500 米。 前几年,这一距离被校方缩短,谁料学生们展开了大讨论,强烈要求改回来,校方只好照 办。
—2— 春光无限时,校运会如火如荼。这段时间,“马杯”成了清华里的流行语。 所谓“马杯”,全名是“马约翰杯”运动会 , 以曾给清华大学体育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 马约翰教授命名。从始至今,“马杯”竞赛机制日渐成熟, 42 个运动项目,几乎容纳了校 园内能够开展的、有群众基础的所有体育项目,贯穿大半年。有人说,“马杯”是联赛一 样的运动会,比奥运会还丰富多彩。
的确,记者来清华采访时,正赶上田径比赛,那叫一个热闹。人数多的大院系是甲组, 小院系是乙组,竞争激烈但井然有序。清华有两份校田径纪录,一份水平高的可与全国纪 录媲美,那是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杰作,而另一份则是普通学生的纪录。虽是业余的,但水 平也不低,像男子 400 米纪录是 53.1 秒,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准。
每年秋天,新生入学后,还有更刺激的比赛——新生赤足运动会。不管是短跑、接力, 还是跳远、投实心球等,都得光着脚比,娱乐性远大于竞技性。刚刚摆脱了高中沉重学习 压力的新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3— 说起清华体育,不得不提该校的高水平运动队。与其说他们每天到操场上训练,不如 说他们在上体育课。这支“学生军”在国内乃至世界赛场拦誉无数。
就在 2005 年“眼睛侠”胡凯夺得世界大运会百米桂冠后,一位校领导曾说:“以前觉 得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只是为了竞技体育,但现在,当这些世界冠军和普通同学一起吃饭, 洗澡,上课,甚至住在同一间宿舍时,这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刺激是巨大的。这会让同学 们感觉到,世界冠军就在身边,体育真正成为了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的运动队不仅能外出争金夺银,在校内,他们也是不可或缺的“健身指导员”。
清华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告诉记者,每年会在 20多个单项招C类运动队成员,一般最低是 二级运动员水平,但能给予他们的加分优惠也不过 20 多分。他们入校后,会分散在各个院 系,活跃校园群众体育。所以,这 20 多个单项都是学校里参与面最广的项目。
当然,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绝不仅仅只是体育特长生。在清华,健身的好榜样比比皆 是。大二男生钟领告诉记者,他非常崇拜教自己材料力学的范青山老师。这位 70 多岁的教
授,在上大课时,面对 300 多学生,不用话筒,因为他的身体棒。“范老师用实际行动教 会了我们,‘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绝不是一句口号。”钟领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