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第二大量营养元素,磷肥当季利用率低是制约农业发
展,增加环境风险的主要制约因素。过量和不合理施用磷肥,造成了农田土壤磷大量累
积和磷肥资源的浪费,而磷矿资源是有限的,通过多种途径合理有效利用磷肥资源和提
高磷肥利用率对于指导合理施用磷肥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关中
地区存在农田磷素大量累积、磷肥利用率低和土壤磷素淋溶风险高的问题,通过设置了
田间试验研究了高磷土壤农田“冬小麦—夏玉米”的作物体系下,磷肥用量和磷肥品种
对作物产量、磷效率和土壤磷库的影响。磷肥用量试验在氮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单季
作物设置0、30、60、90、120 kgP O ·hm-2 等5 个磷肥水平;磷肥品种试验在氮磷肥用
2 5
量一致基础上,设置不施磷(CK )、过磷酸钙(SSP )、钙镁磷肥(CMP )、磷酸一铵
(MAP )、磷酸二铵(DAP )、25%钙镁磷肥+ 75%过磷酸钙(25% CMP + 75% SSP )、
75%钙镁磷肥+25%过磷酸钙(75%
50%钙镁磷肥+50%过磷酸钙(50% CMP+50% SSP )、
CMP + 25% SSP )等8 个处理。分别于2017~2019 年连续两年进行田间取样,作物收获
期测定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籽粒和秸秆磷含量,同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速效
磷(Olsen-P )、水溶性磷(CaCl -P )和微生物量磷(SMBP )等。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2
和结论:
高磷塿土上,不同施磷量下4 季作物总籽粒产量(33748 ~ 34993 kg ·hm-2 )差异不
显著。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累积利用率、偏生产力和产投比显著(P0.05 )下降。不
同施磷量间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水溶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施磷肥可以显著提高SMBP
含量,但单季施磷高于60 kgP O ·hm-2 后,SMBP 含量不再继续增加。单季施磷量为60
2 5
kgP O ·hm-2 时,玉米季土壤处于表观盈余状态,平均盈余量为7.1 kg P·hm-2 ,小麦季土
2 5
壤处于亏缺状态,平均亏缺量为6.9 kg P·hm-2 ,2 年累计盈余0.3 kg P·hm-2 ,最接近于平
衡。
玉米季CMP 和MAP 的磷累积利用率优于DAP 和SSP,小麦季SSP 的累积利用率
最高。玉米季磷累积利用率与CMP 所占比例呈正比,小麦季则相反。无论玉米季还是
小麦季,施用水溶性磷肥(SSP MAP DAP )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高于枸溶性磷肥
(
CMP ),且显著高于CK 。不施磷处理(CK )的土壤2 年的累积磷亏缺量为118.7 kg
P ·hm-2 ,而施磷处理均表现为盈余,且显著高于CK,其中SSP 处理的表观平衡最接近
“0 ”。
土壤表观盈余与周年磷肥(P O )投入量和土壤速效磷变化量均呈线性正相关(P
2 5
-2 -1
<0.5 ),每盈余100 kg P·hm ,土壤速效磷增加4.9 mg P ·kg 。磷素丰富的塿土上,周
年施磷量为120 kg P O ·hm -2 时,磷平衡最接近“0 ”,并可维持土壤13 年内的供磷水
2 5
I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平在17 ~ 40 mg P·kg-1 之间。
综上,关中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农田, “冬小麦—夏玉米”的作物体系下,
推荐小麦季以过磷酸钙为主要磷源,玉米季以钙镁磷肥为主要磷源,周年施磷量为 120
kg P O ·hm-2 。既可以保证作物籽粒产量,同时可以避免耗竭并维持土壤供磷水平及土
2 5
壤微生物生物量,达到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反刍和躺卧行为的影响.pdf
- 杜仲良种杂交子代优良单株无性系评价与选择.pdf
- 渭北旱塬苹果园不同肥料对氮素的吸收、N2O排放及果实品质的影响.pdf
-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生物学特性及主要能源物质的影响.pdf
- 枯蝉胚胎发育及蒙古寒蝉末龄若虫与成虫复眼形态结构研究(半翅目:蝉科).pdf
-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H-9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炭疽病的生物防治研究.pdf
- 糜子超长链脂肪醇合成酶基因PmFAR的克隆与功能分析.pdf
- 牛源大肠埃希菌HPI毒力岛irp1基因敲除及对其毒力和生物学特性影响.pdf
- 苯肽胺酸在2种作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及降解动态研究.pdf
- 热应激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