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VIP

广西北海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7 - 2021届北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封君制。战国历史上有几位著名的封君,如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等,都有较大面积的封地,但在其封地内,只有衣食租税之权,而非有土有民。这反映了 A. 封建宗法观念不断增强 B. 国家形态处于转型时期 C. 各国变法下的自我调节 D. 布衣卿相时代逐渐到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宗法制下的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享有经济、政治及征兵的权力,有土有民,且可以世袭,面战国时期“实行封君制”,封君“在其封地内,只有衣食租税之权,而非有土有民”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朝廷官僚从族臣到家臣、朝臣的转变,表明这部管理社会的机器正在从部族向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演进,意味着国家形态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故选B项;这一时期,封建宗法观念不断弱化,排除A项;各国变法运动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D项发生在西汉初期,故排除。 2. 孟子说:“昔者文王之治歧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据此可知,孟子 A. 主张见利思义 B. 赞扬周文王在治国方面的仁政 C. 强调无为而治 D. 认为周文王有教化万民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孟子在政治上主张英明的君主应该对百姓施行“仁政”,与民同甘苦,不过度剥削和压迫百姓,故选B项;孔子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排除A项;C项属于道家思想,故排除;D项是孟子强调统治者要从思想上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3. 1989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龙岗秦简是掲开《秦律》神秘面纱的重要文物,其中有百姓“取其豺狼、豕原、豸舟、狐狸、穀□雉兔者毋罪”,“诸取禁中豺狼者毋罪”之语。这反映《秦律》 A. 体现儒家仁政色彩 B. 重罚偷猎偷盗行为 C. 注意维护生态平衡 D. 司法操作的灵活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秦简的意思是百姓可以捕猎禁苑中的豺狼、雉、兔子等野曾,因为凶猛的野兽会伤害人和禁苑里蓄养的其他动物,而雉、兔子等小动物虽然不伤害人,却繁殖过快,所以不禁止百姓捕杀。这说明当时的秦人已经有了原始的生态平衡观念,对保持动植物种群数量上的相对平衡有了定认识,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律》冲儒家的仁政色彩和司法操作的灵活性特征,排除AD两项;根据材料“取其豺狼…”可知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 4. 初唐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日夜》描写了唐都长安城元宵节的盛景,“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中唐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则有“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的诗句,描写了扬州城的繁华,这反映了唐朝 A. 商品种类的丰富 B. 诗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 城市管理的变化 D.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初唐民众只有在元宵佳节这样盛大的节日里,才有“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的特例,政府对城市生活的管控仍很严格。中唐以后,随着市井生活对商业管制的越界,文学观念上写实尚俗风尚的形成,诗人们在表现城市生活时便从“城”向“市”偏移,所以就有了“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的诗句。两相对比,反映了唐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的管理出现了放松的趋势,C正确;其他三项都是对材料诗句的误读,排除ABD。 5. 宋代诗人毛珝日:“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据此可知,宋代 A.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B. 农产品呈现商品化趋势 C. 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D.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农户挖掘河泥作为农作物种植所需之物,说明农民十分重视肥料的利用,这表明宋代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宋代农民重視农业施肥,并未涉及农产品商品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农业发展,不能体现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 6. 反清复明是中国境内一系列反抗清朝满族贵族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的运动。其中有在台湾的延平王的反清复明行动,还有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打出的反清复明旗号。“反清复明”这一口号,几乎贯穿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所之少见。这说明 A. 反清人士对清朝统一缺乏认同感 B. 清朝并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反清复明的根本原因是清朝专制 D. 各地人民渴望国家实现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反清复明”这一口号,几乎贯穿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说明反清人士并没有认同清朝统一,故选A项;清朝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到空前加强,排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