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 10 应急排查总结报告提纲 四川省“ 4.20 ”芦山特大地震灾区 ××市××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 任务书文号: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单位负责人: 总工程师: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 前 言 (1)任务来源: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2)目的任务:对县域内现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 裂缝、地面塌陷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 4.20 ”芦 山地震诱发的重要隐患点进行实地调查、评价,对其危害性 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建议,对有威胁对象 的隐患点逐一落实防灾措施。 (3)排查工作方法、评价方法 排查工作方法、评价方法参考《县(市)地质灾害调查 与区划技术要求》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等。 (4 )工作量完成情况和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控制程度的评 述 重点防治区和防治重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已排查掌 握。已排查乡镇、村及涉及人口,排查区域和人口占全县行 政区面积和人口的比例;有无未排查的区域,是何原因?排 查的重要隐患点处置情况文字简述,已处置的重要隐患点占 排查总数的比例,尚未处置到位的隐患点比例,是何原因? 第一章 地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简述“ 4.20 ”地震前后县域山地地貌、水系、森林生态 的重大变化,地震对城镇环境的重大破坏。 列表统计因地震造成的坡坏,造成山体大规模、大面积 滑坡、崩塌的地段;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地段,数量; 损毁城市、乡镇、村庄的数量,摧毁房屋(间) ;摧毁、中断 道路, Km;通信中断, Km;毁坏森林、农田 亩;电站 座 等。造成伤亡数(死亡、受伤、受灾人数) 。 第二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第一节 震前地质灾害 简述震前县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分布 规律及其主要危害。 列表介绍原调查与区划报告阐述的灾种类型、数量、主 要分布地段、规模、形成条件、主要诱发因素及其危害。 第二节 震后地质灾害 按附表 1 简要介绍本次应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个数, 包括震前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个数,地震新诱发地质灾害隐 患点个数。对震前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简要说明变化情况; 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说明灾种类型、数量、主要分布地段、 规模;分析主要诱发因素(地震、暴雨) 、发展趋势及其危害 (主要是对人口密集区、生命线工程、重要设施的危害) 。 第三节 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按乡镇列表汇总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内容: 灾害类型(滑坡、危岩或崩塌体、不稳定斜坡、泥石流) 、规 模;评估目前的稳定性、结合诱发因素预测稳定性的发展趋 势;危害人数、险情分级等。并按如下要求分类总结评价。 1、威胁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统计威胁城镇、村庄、学校、人口集中区、恢复重建安 置点等人口密集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数量,简要 介绍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 2、威胁生命线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在掌握威胁交通、通信、江河河道、输电、输气、输油 管线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总体情况的基础 上,对其分布、类型、危害及发展趋势进行定性评价和总体 评价。 3、威胁重要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