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 书风的发展之二:晋书尚韵
前人 关于历代 书风的观点:
董其 昌: “晋人 书取韵 ,唐人 书取法,宋人 书取意。”
梁巘 : “晋人 尚韵 ,唐人 尚法,宋人 尚意,元、明尚态” 。
一、 “韵”的含义与 “尚韵”书风的特性
“韵”,古与 “均” 同。 “均”作为名词,是指一种制造陶
器所 用的转轮。
“韵”字,最早 出现于秦古书 《尹文子》 中的 “韵商而含徵 ”
一语,是指乐音的和谐之美。
“韵”的含义
魏晋时期 , “韵”由初始 的声音和谐之意,经过人 的 “通
感”,被广泛地用于人物的品鉴上。
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 ,就有不少以 “韵”论人 的例子。
“韵”的含义
徐 复观: “韵是 当时 (魏晋时期)
在人伦鉴识上所 用的重要概念,它
指的是一个人 的情调 、个性有清远,
通达,放旷之美,而这种美是流注
于人 的形相之间,从形相 中可以看
得 出来的。”
“韵”的含义
南齐谢赫在 《古画品录》 ,提 出 “气韵”、 “情韵”、
“神韵”、 “体韵”等概念。
徐 复观对 “气韵”的解释 :
徐 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 “谢赫所谓的气,实指的是表现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
而所谓韵 ,则实指的是表现在作品中的阴柔之美。但特须注重的是,韵 的阴柔之
美必以超俗 的纯洁性为其基柢 ,所以是以 ‘清’、 ‘远’等观念为其 内容……否
则便流于纤媚。”
“气韵观念之出现,系以庄学为背景。庄学的清、虚、玄、远,实为 ‘韵 ’的性
格, ‘韵 ’的内容。”
唐人论 “韵”
李嗣真 《书后 品》 : “陆平原、李夫人犹 带古风,谢史部、
庾 尚书创得今韵”。
这是 目前所见的最早以 “韵”品评晋人 书法的记载。
唐人论 “韵”
张怀瓘品评王羲之书法: “迨乎东晋,王逸少与从弟洽,
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婉转 ,大行于世,章草几将绝矣。”
这就明确指 出了羲之书法之韵。
宋人论 “韵”
范温 《潜溪诗眼》 : “有余意之谓韵”, “且以文章言之,有巧丽,有雄
伟,有奇,有巧,有典,有富,有深,有稳,有清,有古。有此一者,则可以
立于世而成名矣;然而一不备焉,不足以为韵 ,众善 皆备 而露才用长,亦不足
以为韵。必也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其是之谓矣。其次一长有余,亦足以为韵 ;故巧丽
者发之于平澹,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如此之类是也”。
叶朗对 “韵”的解说 :
“所谓 ‘韵 ’,乃是对于审美意象
的一种规定,一种要求,即要求审
美意象 ‘有余意’,或者说 ‘行于
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
味’。”
“尚韵”书风的审美特征
“韵”的审美属性是阴柔之美, “韵”所呈现的作品风格是优 美一类的
风格。
是指书法作品具有与流丽、遒媚 、清秀、潇洒、飘逸、淡远、细腻 、
雅致、从 容、淡泊、宁静、含蓄、空灵等等相类的风格。
二、 “晋书尚韵” 的形成之因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 “书以晋人为最工,盖资制散逸,谈锋要妙 ,
风流相扇,其俗然也。……加以崇尚清虚,雅工笔札,故冠绝后古,无
与抗行。”
这句话说 出了 “晋书尚韵”形成的时代 背景与思想基础 ,道 出了玄
学、清谈对晋人 书法的影响。
关于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 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玄学”承继道家思想,主张崇尚自然,崇尚清静无为,反对浮华
矫饰,反对人为的道德规 范约束。
玄学的兴起 ,使士族阶层盛行起一股 “清谈”之风。
“清谈”对 “尚韵”书风形成的影响
“清谈”在人物品藻中所形成的对 “清远、通达、放旷之美”的
关注,直接影响着 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并促进 了书法 “尚韵”
书风的形成。
玄学是尚韵 书风形成的思想基础
玄学既从意识形态上 瓦解 了儒 家僵化的教条对 思想的束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