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秦岭是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植被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为探
讨秦岭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机制,本研究以秦岭太白
山北坡锐齿栎原始林(primary forest, PF)和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 SF)各1.5 ha 的固定
监测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 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尺度效应、生境异
质性对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林分地上生物量分布特征以及物种多样
性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锐齿栎原始林和次生林样地所监测木本植物分别为2840 和2839 株,均以北温
带分布的植物种类为主,属中度和强度混交。2 块样地中建群种锐齿栎径级结构均呈
单峰分布;水榆花楸、青榨槭、四照花和三桠乌药主要伴生种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
群落整体处于聚集分布状态,且主要优势种在小于2 m 的尺度中呈聚集分布,随着尺
度的增加,逐渐呈随机或均匀分布格局。
2. 影响原始林和次生林群落构建的生态学过程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在小尺度上,
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都能解释原始林的物种-多度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加,中性过
程的作用逐渐消失。而在次生林样地中,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能够在中小尺度上共
同影响物种多度分布;在100 m×100 m 的尺度上,中性理论过程对物种多度分布起主
导作用。此外,生境异质性也会影响群落构建过程中不同生态学过程的相对重要性。
3. 在相同取样尺度下原始林样地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次生林,而在同一块样地中
地上生物量与取样尺度不相关。同时,生境异质性和径级结构均会影响2 块样地中地
上生物量的分布。
4. 原始林在20 m×20 m 尺度上,物种多样性显著影响地上生物量的分布,随着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次生林中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在 10
m×10 m 尺度上呈正相关,而在30 m×30 m 尺度上呈负相关。同时在次生林速效磷含
量高、坡度大的区域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正相关。
关键词:锐齿栎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地上生物量
I
目 录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2
1.2.1 群落组成与结构 2
1.2.2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3
1.2.3 林分地上生物量分布特征 4
1.2.4 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6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7
1.4 研究内容 7
1.5 研究技术路线 8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建设9
2.1 研究区概况 9
2.1.1 地理位置 9
2.1.2 气候特征 9
2.1.3 植被分布 9
2.2 样地设置及调查 10
2.3 环境因子的获取 11
第三章 群落结构特征 12
3.1 数据分析 12
3.1.1 重要值 12
3.1.2 空间分布格局 12
3.1.3 空间结构指数 12
3.2 结果与分析 13
3.2.1 物种组成与径级结构 13
3.2.2 空间结构特征 18
3.3 讨论 19
3.4 小结 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特性优化研究.pdf
- 基于网络的植物病害严重性预估系统开发.pdf
- 基于组学技术的动物性别差异可变剪接研究.pdf
- 基于猕猴桃木生物炭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效果评价.pdf
- 基于樱桃番茄综合生长的水肥多因子耦合调控.pdf
- 基于机器学习的太阳辐射和参考作物腾发量估算研究.pdf
- 基于嵌入式与机器视觉的渠道水位流速测量技术研究.pdf
- 基于多组学的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RNA编辑和ERV作用研究.pdf
- 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pdf
- 山地履带拖拉机底盘控制系统研究.pdf
-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主效QTL-QGpc.hwwgr-4BS的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开发.pdf
- 小麦灌浆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同化物转运积累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研究.pdf
- 小麦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与转化.pdf
- 小麦条锈菌PL17-7与CYR32有性杂交后代的毒性变异及AvrYr43的遗传群体建立.pdf
- 小麦感条锈病基因筛选及小麦TaCIPK14靶标蛋白功能初步分析.pdf
- 小麦叶脉特征对倍性、氮水供给的响应及与叶生理功能的关系.pdf
- 小麦叶片早衰突变基因Y1718的精细定位.pdf
- 小叶杨铵转运蛋白基因PsAMT1.2功能的研究.pdf
- 水热力耦合作用下模袋混凝土衬砌冻胀适应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