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 /T0187-94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以下简称中心供氧系统)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该系统配套于医院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2 引用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527 拉制铜管
GB2270 不锈钢无缝钢管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8982 医用氧气
GBJ235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
3.1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用于医院集中供氧。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等组成。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
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提供医疗使用。
3.2 中心供氧站
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中心供氧站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及液氧与气瓶组联合供氧。
中心供氧站内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设备:氧气瓶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
及报警装置等组成;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3.3 汇流排
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阀门和仪表等器件组成。
3.4 终端
是指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中管道系统的末端。它装有快速接头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
连接)氧气湿化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
4 技术要求
4.1 中心供氧站
4.1.1 氧气瓶组供氧的中心供氧站
4.1.1.1 气瓶间
气瓶间应通风良好,室内氧气浓度应小于 23%。
气瓶间及控制间室温为 10~38℃。
第 1 页 共 8 页
4.1.1.2 汇流排
氧气瓶组供氧汇流排,必须设两组(或多组)气瓶交替供氧,采用自动或手动切换。
为保证系统安全,在氧气汇流排的减压器前,应安装小于 25 μm 滤孔的过滤器。
汇流排气瓶组气瓶总数不得超过 20 瓶。
使用后的空瓶,必须留有 0.1MPa 以上的余压。
4.1.1.3 切换性能要求
当一组气瓶氧气压力降至小于允许最低使用压力时,应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另一组气瓶继
续供气,切换时供气不允许间断。
4.1.2 液氧供氧的中心供氧站
4.1.2.1 大于 500 L 的液氧罐,应放在室外。室外液氧罐周围 5m 范围内不得有通往低处 (如地下
室、地穴、地并、地沟等)的开口。
4.1.2.2 室外液氧罐与办公室、病房、公共场所及繁华道路的距离应大于 7.5m。
4.1.2.3 室外液氧罐周围 6m 内不允许堆放可燃物和易燃物及有明火,必要时可采用高度不低于
2.4m 的隔离墙分开。
4.1.2.4 液氧罐放在室内,应设专用房间,室内必须通风良好,氧气浓度应小于 23%,加液放液、
排气等管口应通至室外。
4.1.2.5 放置液氧罐的室内不允许有可燃或易燃气、液管线和裸露供电导线穿过。
4.2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中的管道
4.2.1 管道系统材料
4.2.1.1 氧气管道系统材料为不锈钢管、脱氧铜管或纯铜管。不锈钢管材应符合 GB2270 的要求,
脱氧铜管和纯铜管应符合 GB1527 的要求。管材应无超过规定的机械损伤及可见的严重锈蚀现象。
4.2.1.2 氧气阀门和其他附件的材料:当工作压力大于 3MPa 时,应选用铜材或不锈钢材作基体,
采用金属密封材料;当工作压力小于 3MPa 时,可选用其他与氧相容的金属材料做基体和其他与氧
相容的难燃非金属材料做密封材料。
4.2.2 管路直径
4.2.2.1 氧气管道直径应保证使用麻醉机、呼吸机和其他医疗器械的终端处压力不低于 0.4MPa;普
通病房终端处的压力不低于 0.2MPa。
4.2.2.2 在使用流量条件下,最远管道压力损失不应超过 10%。
4.2.3 管道敷设
4.2.3.l 氧气管道不允许和燃气、燃油管共架敷设,必须共架时要保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