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 1.齿轮的历史与发展 齿轮的历史发展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同步,早在公元前2000 年左右,中、外历史上就已有使用齿轮的记载,齿轮机构可以说 是人类最古老的机械组件之一。但是一直要到十七世纪后半叶, 才有齿轮齿形的理论研究,加工方法是利用成形铳刀铳削轮齿, 加工效率很低。近代的齿轮工业技术耍等到19世纪末,齿轮加工 技术有所突破之后才突飞猛进。换言之,近100年的齿轮技术发 展史,可以说就是齿轮加工技术的发展史。 谈到齿轮的历史,身为中国人不免要提到黄帝时代(约4500 年前)的指南车,如图1所示,这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代表,指南 车上人偶与车轮之间藉由一串复杂的差速齿轮传动机构传动,当 我们把车上的人手指向南方之后,不论车轮往那一个方向走,车 上的人手永远指向南方。 图2为北宋时期(公元1090年)建于河南开封的天文台,天文 台分三层,最上层放置观测天彖的仪器,第二层是星座仪,最下 层为类似今日的报时钟,钟塔下有水流过,水推动水轮,并藉由 一串齿轮传动机构转动钟台,钟台上有五层,每层放置各式的人 偶,当出现不同人偶时,即表示不同时间。 齿轮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概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 400B.C.):原始齿轮装置阶段。 史书中尚无可靠的使用齿轮记载,但由传说或考古中推测得 知齿轮的使用,此阶段的齿轮尚无技术意义可言。 第二阶段(400B.C??I700A.CJ:节圆齿轮使用阶段。 目前有关齿轮的最早文献纪录,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徳 (Aristotle)于其著作中提到齿轮的机械组件,当时约为公元前 330年。但是一直到公元1700年以前,齿轮主要都还是由手工 切肖IJ(锂刀加工)制造而成,齿轮为非正确的理论齿形,但可正确 地传递旋转运动。 第三阶段(1700A.C??1900A.C.):齿轮的理论研究阶段。 主要是摆线和渐开线两种理论齿形的研究,但使用上以摆线 齿轮为主,代表技术为钟表齿轮。此时的齿轮还是用手工加工, 只是由技术纯熟的工匠制作。公元1800年以后,金属齿轮使用 越來越多,齿轮强度与精度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当吋如火如荼的 工业革命。 图1 传说中黄帝(约4500年前)的指南车 图2 北宋(公元1090年)时期位于河南开封的天文钟塔 第四阶段(AC1900~AC1975):创成加工法的产生与渐开线齿轮 普及的阶 普及的阶 公元1800世纪末叶,齿轮的切齿加工技术开始快速发展, 并奠定了现代齿轮丁业的基础。齿轮历史中的名人,Brown and Sharpe, Fellows, Gleason, Pfauter, Klingelngerg, Lorenz, Liebherr等,都是此时发迹,也都是在齿轮切削技术与设备上有 所贡献。 齿轮的创成加T法(Generating),最早的记录是公元1835年 英国人J. Whitworth的滚齿机专利。经过后人不断地改良,至公 元1900年,德国H ermann Pfauter改良滚刀轴使能旋转,并增加 差速齿轮装置,发展成容易加工螺旋齿轮的万能滚齿机。从此以 后,使用滚齿机加工圆柱型齿轮的方法开始普及并上轨道,创成 切齿加工法成为主流。 齿轮加工设备的重要发展里程简列如下: 1835 年 Joseph Whitworth (英) 发明能切削螺旋齿轮的滚齿机,并得到专利许可。 1874 年 William Gleason (美) 制造出笫一台实用的伞齿轮切齿机。 1884 年 William Gleason (美) 发明创成法切削伞齿轮。 1985 年 E. R. Fellows (美 Fellows Gear Shaper 公司) 发明以小齿轮(pinion)型切齿刀切削齿轮的技术。 1898 年 James E. Gleason (美 Gleason Works 公司) 使用旋转式切齿刀创成切削伞齿轮。 1900 年 Herman Pfauter (徳) 发明滚刀轴能旋转的滚齿机,并使用差速齿轮。 1 908 年 Ward and Taylor (美 Gear Grin ding Machi ne 公司) 发明自动的砂轮用钻石修整器,轮磨正齿轮。 现今使用的齿轮儿乎都是渐开线劇线的齿形,这对1900年 以前的齿轮工作者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因为理论上,渐开线齿形 并不是理想的齿形。拜齿轮加工技术发展之赐,公元1850年以 后渐开线齿形渐渐为人们使用,且最后取代了摆线齿轮。关于齿 轮理论发展的重要人物与事项简列如下: -1694 年 Philip de la Hire (法) 发展完整的摆线齿形数学分析,并提出渐开线曲线可以作为齿 形曲线。 1733 年 Charles Camus (法) 提出一对齿轮轮齿接触点的公法线,必须通过屮心联机上的节 点,即C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