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首先要明确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的问题:要举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旗,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要实现这两点,第一,要批判地吸收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第二,要有鉴别地学习西方现代的先进教育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走现代化的路,实现教育改革的宏伟目标。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这是我们建设新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是世界所独有,我们的文化教育得以绵延不断,始终保持其生机与活力。这五千年间的文明通过口耳相传和典籍记载得以保存至今,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革命斗争精神的民族,在古代文化方面,无论是天文、历法、数学,还是航海、地理等都走在世界的前面。古代中国是以农业立国,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丰富的先进经验。在中国明末清初之际,工商业有了新的发展,但很快为封建统治所扼杀。到近代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为了救亡图存,一部分有识之士,放眼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直至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于是乃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等伟大的政治运动。在教育上就是“废科举、兴学校”。但在每一次政治运动之后,在封建统治复辟和军阀战乱之中,改革与反改革、革新与保守进行着复杂和残酷的斗争。孔子和儒教也在其间进行尊与贬的思想斗争。如何看待孔子的贡献和儒家的影响就成为论争的核心问题。儒家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的起伏:从秦始皇开始进行焚书坑儒,是对儒家的第一次打击;汉武皇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第一次大复兴,以后一直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其中虽有汉代的神学化,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化,宋明的理学化,明末清初的实学化等不同的变革,但孔子的中心地位、儒家的一统思想一直延续着。近代在军阀战乱、帝制复辟的过程中,“尊孔读经”又成为他们妄图在思想统治方面的一个“挡箭牌”。于是在“五四运动”中乃有“打倒孔家店”和“全盘西化”的种种主张,也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西方也有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文明,特别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在文化上和工业上有新的发展,在现代文明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教育上,欧洲发生了新教育运动,美国也发生了进步教育运动。此后,西方涌现许多蕴含有丰富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流派,例如进步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当今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等等。每一思想流派中的教育思想都可以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新的思考,也都有其可供借鉴之处。
在今天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对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化教育不能丢弃;对西方现代化的先进文化教育也不能不学。下面分别讲讲这两个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教育学教材编写中曾经提出过“一手向古,一手向外”的口号,今天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来执行这两个面向,我们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为今天进行教育改革作参考。
二、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和教育遗产问题
在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应当是以儒学为主兼顾他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百家争鸣,儒家仅属其中一大家,除了学习儒家在进德、修业、为政以德等方面的贡献外,道家的“无为而治”、“归真返朴”,墨家的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法家的以法为教,法、术、势结合,名家的逻辑思辨,合同异,离坚白,兵家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都有其可学之处,都是思想中的闪光点。
儒家在教育上的贡献更是无与伦比的。一部四书提供了无数的教育经验,只以《论语》来说,就包括了文道结合、知行统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及学无常师和教无定法等等,不可胜数。一部《学记》是儒家教育经验的总结,应当视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
在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历史观为指导,做到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凡属历史遗产都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中有的超越历史局限,具有普适性的内含,如政治上的“民为邦本”,教育上如以上所提到的教学与教育经验,都是千古不变的具有普适性的教育经验。但在历史遗产中,更多的不能不带有历史的甚至阶级的局限性,有的在当时是对的,但要应用于今天,需要进行某些去粗取精的工作,这是我们今人的职责,是不能过求于前人的。
为此,在继承和发扬历史遗产时,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要防止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