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民区小学德育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移民
“移民”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 : “迁移到外地或外国落户的人” ①,显而易见,移民有
国内移民与跨国移民之分 . 然而因对国内移民的研究甚少,所以造成了人们对“移民”即指
“跨国移民”的错觉。其实《辞海》对于国内移民早有界定 : “在一国内部、较大数量的、
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在我国现有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人口迁移有特定的含义,即伴随着
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迁移, 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流动。 ”
①
、德育⑴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
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⑵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 有目的、
有计划、 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 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
认识、 体验与践行, 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即教育者有目的
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国内外对移民区小学德育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对道德观念的研究
19 世纪末期, 英国的巴恩斯 (E.Barenes) 发表的题为 《儿童心目中的惩罚》 的研究报告,
用问卷法研究了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 ; 美国的夏伦勃格 (M.Schallengberger) 发表了题
为《儿童的公正观念》 的文章, 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
报到了关于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研究。 本世纪 20 年代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 (Maoaulay)
和瓦金斯 (Watins) 进行了一项关于环境与儿童道德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 几年后,哈桑
(Hartshorne) 、梅 (May) 以及马勒 (Maller) 对儿童品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儿童的诚实与
欺骗的道德品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
2、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 曾做过不少的研究, 并出版过专著 《儿童的道德判断》 一书 (1930
年法文版, 1932 年英文版 ) 。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 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
精选
全书贯穿着一个单一的发展线,就是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科尔
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 虽沿用皮亚杰的方法, 但目的却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 而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 希望了解儿童作出行为是非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 换言之,科尔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在于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认知行为
表现,而在于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 ②
、对儿童行为习惯与德育的联系的研究
瑞士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赫· 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就阐述了行为习惯
对儿童德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德育在教育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 德育是 “整个教育体系的
关键问题,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父母和教师责无旁贷” 。 ③俄国教育
家乌申斯基对习惯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说: “习惯在儿
童的道德培养和教育上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资本, 坏习惯就像是
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 。 ④
(二)国内研究综述
1988 年以后,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小学德育纲要》 (1988 年 ) 、《小学生日常行为
规范》 (1988 年) 、《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1985 年 ) 、《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1994 年 ) 等德育纲领性文件,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
展了贯彻执行《小学德育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活动。 2001 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 陈鹤琴, 梁漱溟和杨贤江等对行为习惯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进行
了研究。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提到“习惯使人的性情、气质和社会的礼俗、制度联
系起来,成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桥梁”。 ⑤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提到行为习
惯对德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对青年一代进行全人生指导,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
的可能,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教育,发展他们的知、情、意、行,使
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⑥
许多学者致力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 目前,对品德心理结构的探讨主要有下面的几种
模式 :
内容结构模式 : 具体有四种表述。第一种认为品德由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构
成。第二种认为品德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组成。 I 第三种认为更进一步认为
品德除上述内容之外, 还应包括品德方面的基本能力。 心理结构模式 : 具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照明线路安装解答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土地信息系统.ppt VIP
- ISO14064:2018GHG温室气体盘查报告.docx VIP
- 专题01 《岳阳楼记》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统编版).docx VIP
- 雷克萨斯ls500h导航手册.pdf VIP
- geo5工程设计手册技术贴汇总一.pdf VIP
- 23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docx VIP
- 35-36第十三章岩浆岩的组合及成因重点讲解.ppt VIP
- 110张经典X线片影像诊断,夜班医生必备纯干货!.pdf VIP
- 2025年甘肃白银市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1-初中化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