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理解“新时代”.docxVIP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理解“新时代”.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理解“新时代”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新时代”的内涵,但“新时代”最为本质性的内涵规定则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马克思对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不是“生产力决定论”,新时代不仅有“量”的规定,而且更有“质”的规定。新时代的质的规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跃迁。新时代是中国走向“强起来”的时代。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跃迁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8)02-0038-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10这一重大判断的提出,是和以往的时代相区别的。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代,即迈向“站起来”的时代、迈向“富起来”的时代和迈向“强起来”的时代。这些历史时代之间具有显著的区别。而之所以有显著的区别,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1因此,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是最为基本的理论视角。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集中体现在他的“生产力自否定原理”。在马克思看来,迄今为止,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社会进步,都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导致的。“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2]37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也就是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更替,就不再是由单纯的生产力所决定了。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总体上是指人类社会处在“必然王国”的阶段。而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当人的本质重新还给人以后的社会,社会形态的变更就不再单纯是生产力所决定的,而是引入了人的精神维度,从而否定了以往社会单纯以生产力进步为标准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王国”,自由王国的根本性质是由生产力和精神双重要素决定的,甚至精神要素是决定性的内在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进步的标准,在人们的一般常识性理解中,总是习惯于把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由此伴随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评价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主要标准。然而,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显然不是社会进步的唯一评价标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都明确表明,在社会历史的进步中,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就是说,不是任何时代都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标准。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时候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过剩”。“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2]37这就意味着,超越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新的社会形态,已经不是生产力落后的问题了,而是生产关系领域内部出现了问题。这一问题就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可见,在马克思看来,新的社会形态已经不是发展生产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必须要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绝不是社会历史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说,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准绝不是所谓的“生产力决定论”。 那么,马克思给出的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主要体现在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表述:“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迫使人们奴隶般的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發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社会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当劳动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就意味着,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因此,人们的生活需要已经不再停留在单纯的物质领域,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了,比如,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中,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意味着“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需要,而是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精神层面的需要。可见,这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有相通的地方。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的社会进步标准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判断” 所谓“价值判断”,意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