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用多媒体,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受,并经常性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可以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如何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一、巧妙制造冲突,让学生的兴趣始于矛盾;二、精心做亮细节,让课堂的精彩源于精致;三、适时演示引领,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走向清晰。让我们秉承着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思考与追求,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让数学课堂在多媒体的协助下,焕发活力,让数学之花在课堂开得更灿烂!
【关键字】:制造冲突 做亮细节 演示引领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受,并经常性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灵动起来。如何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巧妙制造冲突,让学生的兴趣始于矛盾
杜威说过:“冲突对思想来说是一种触媒,诱发我们主动观察和修正,激励我们去创造,冲击我们像绵羊般的温顺,使我们警醒、敏锐并动脑思考。”没有冲突的情境,课堂就会变成学生思维懒惰赖以滋生和蔓延的温床。问题情境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开课时,我们要善于应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制造矛盾情境,让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胃口被真正调动起来。
在《植树问题》一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矛盾冲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课件出示:美羊羊和喜羊羊两种卡通图片,图1是美羊羊和喜羊羊呈杂乱无章排列,图2是把美羊羊和喜羊羊两个一组排列)
师:下面分男女生比赛,男生看图1,女生看图2,请说一说你们看到的图中喜羊羊和美羊羊哪个多?
(女生很快完成任务,男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
师:下面我宣布,女生赢了,女生回答的又对又快,获胜。
生:老师,这样的比赛根本不公平。(很多男生都附和起来)
师:都是美羊羊和喜羊羊的图片,怎么不公平呀?
生:我们男生看到的图片很乱,不好数,女生看到的图片是一对一对的,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所以不公平。
师:是呀,一个对一个数,很好比较。(多媒体调整男生组的美羊羊和喜羊羊图片,呈现一个喜羊羊和一个美羊羊一组的图片)现在呢?
生:现在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喜羊羊和美羊羊一样多。
师:这种一个对着一个比的方法,我们叫做一一对应,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植树问题,比较树的棵树和树之间的间隔哪个多。
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接触,但时间长了,也有所遗忘。在以上片段中,我创设矛盾情境,运用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不公平的比赛,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对一一对应的思想有一种很强烈的刺激。要把美羊羊和喜羊羊的卡通图片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呈现,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耗时太长,于是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弥补这个不足。相信,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美羊羊和喜羊羊分组过程中,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已经悄悄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下个环节应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做好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和铺垫。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已经起跑,并孕育了充足的后劲。正是因为多媒体课件创设的矛盾情境,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形成了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磁场。学生在游戏化、趣味性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融入新课的教学之中。
二、精心做亮细节,让课堂的精彩源于精致
成功在细节,对细节的正确把握,是一堂课出彩的关键。于细微处见功夫不仅是刘谦魔术成功的秘诀,也是当下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有效、高效的法宝。数学课堂中的算理教学枯燥、难懂,再加上小学生在逻辑思维的缜密性上还有所欠缺。如果能够注重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模拟、闪烁等功能,通过反复操作,刺激强化,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障碍,很好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做了一些细节处理:
师:48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几根?24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我一下子就能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24根。
生2:把4捆平均分给2人,每人2捆,8根平均分给2人,每人4根,就是24根。
生3:我和他相反,我是先把8根平均分给4人,每人1根,再把4捆平均分给2人,每人2捆,就是24根。
师:(课件演示生2和生3分小棒的过程)看来,有的同学先分的整捆,有的同学是先分的零根。如果我要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3人,每人又分到几根呢?
生:16根。先分整捆,每人分一捆,剩下1捆和2根,有18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