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意境和扑捉光影——中西方传统人物画之比较.doc

勾勒意境和扑捉光影——中西方传统人物画之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勾勒意境和扑捉光影 ——中西方传统人物画之比较 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讨论课 学习目的:通过本课讲授讨论使学生感受中西方艺术之美,较清晰的理解中西方文化形态的区别和反应在美术作品上的不同之美。深入的领略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参与欣赏美术作品和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学习重点:中西方人物画的比较,中西方人物画的不同之美。 学习难点:中西方文化背景,中西方人物画的欣赏。 学习过程: 教师展示图片提问:看看展示的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勾勒意境和扑捉光影 ——中西方人物画之比较 教师根据图片简略讲授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地理环境—生存环境—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及其他一切形式不同。 生存方式:中:农耕文化 西:商业文化 文化根基不同: 中:儒家文化 西:希腊神话传说和圣经 结合作品分析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a表现形式: 中:工笔、写意追求内在神韵(神似),游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中国人的绘画讲究层层渲染笔墨浓淡含蓄低调的色彩和对线条的表现力的极致追求, 西:理性,真实 中:线 弱化光线 西:块面、线 追求光线变化 b透视: 中:移动透视,空间想象力。 西:焦点透视,画面充盈饱满 c设色: 中:笔墨浓淡含蓄低调的色彩 西:油画、色彩艳丽真实 中西方人物场景绘画的不同 a展示作品:中:《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 西:《夜巡》《雅典学院》 b 构图空间处理形式形式不同:中:移动透视(散点透视) 长卷 连环画式 西:焦点透视 中西方人物画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举手分组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代表大胆讲出自己观点 中西方绘画共存于世,互有不同之美 中西方绘画的当代状态: a保持和发扬自有传统特色 b相互影响形成融合:举例并展示作品:林风眠 吴冠中 徐悲鸿 总结: a中西方人物画各有特色 b世界艺术之林的浩淼包容和伟大的多样性。 在实用美术上我赞成中西合璧 和谐融合, 但是传统艺术上我还是赞成各自发扬传统,泾渭分明。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