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让风筝凌空飞.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心 ,用情,让风筝凌空飞          ――语文赛课体会                     徐芳 前些时,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优质课比赛”。我准备的课文是《风筝》,我很喜欢读贾平凹先生的文章,而且《风筝》这篇课文与孩子们的生活也比较贴近,也很希望学生由于我的引导,了解贾平凹先生,拉近孩子们与大作家的距离,喜欢上贾平凹先生所写的文章。   比赛后的结果自己比较满意,获得了县一等奖。   课后反思,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用心: 既然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教师备课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熟悉教材和相关资料,还要投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生活体验。 在准备的时间里,我自己先是反复诵读课文,全身心投入进去。然后找出贾平凹的《秦腔》《月迹》 《爱的踪迹》 《心迹》等资料,想尽可能多地了解贾平凹作品的特点。这时的我已经没有了备课的感觉,更多地是从内心深处想走近贾平凹,那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渴望。再读了鲁迅先生写的《风筝》,仔细比较两位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的内容、情感。在资料中浸泡了几天后,回过头来再反复读课文《风筝》,读的时候真的很过瘾,心中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但是在准备赛课的过程中,我仍不断地被各种问题困扰着,一个个大难题层出不穷,让我手忙脚乱。非常幸运,我成长在实小这个大家庭里,学校里的老师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魏本蓉老师、小蓝老师,还有同办公室的老师,从我最开始的选题,到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到教学方案的设计,都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可以说让我这一生都受用不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不断的提醒自己:只有虚心地向各位老师学习,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提高和充实自己。    用情:   课堂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其次才是教师的。教师的作用是引领是优化,而不是掌控更不是限制。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自己抓住能够轻松引领学生进入深层次思考的契机。至于上课,教师不应该只会预设,也要努力在课堂上生成,要有信心和学生一起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在课堂上生成有价值的内容。   语文课应该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且不说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精神花朵;即使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都会依据不同的个性上出风格迥异的课来。怎样作出属于自己的一堂课对我们青年教师而言,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 我记忆犹新的是自己刚准备赛课时,向各位老师请教,感觉像挖到了一个大金矿,觉得这个老师的意见也好,那个老师的也对,全都舍不得扔,全揉到自己的课里,做出一个“四不像”。之后,反复思考几经琢磨,终于体会到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最有自己独特气质的。秉着这个宗旨,最后的成果才终于赢得了老师们的好评。自己也更坚定了这个信念:每一堂课都做出自己的特色。 写了这些文字之后,发现再一次回顾这段经历,我学到了许多许多,这些日子的所得对我以后的教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132****5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