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乐”:从庙堂到原野.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5页 孔孟之“乐”:从庙堂到原野 ——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的解读 摘要:孔子非常重视音乐在人格培养、道德提升与社会协调中的功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乐”的论述,其中包含着孔子对现实环境的反思与理想社会的构想。他通过艺术化的乐论设法调和理性与情感、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但那种对主体修养要求极高的方式并不能推广到现实中,同时也隐含着矛盾与冲突。孟子从另一个角度赋予“乐”以社会性的功能,不过在他看来,“乐”主要是一种协调社会的工具,本身没有价值上的优劣,那种乐音与世道感应的思想并不被孟子认同。他不再像孔子那种给“乐”增添形而上学式的超越内涵,转而将“乐”的社会性放到其实践过程中。 关键词:孔子 孟子 乐 道德 情感 先秦时代,礼乐,尤其是音乐的功能几乎被夸大到无所不能的地步,“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者太始,而礼居成物”(《乐记》),孔子对“乐”的重视蕴含着他的人生体验和社会构想。笔者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儒家乐论如何从孔子演变到孟子。 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但以《韶》约为代表的六代雅乐(黄帝《云门大卷》、唐尧《咸池》、虞舜《韶》、夏禹《大夏》、商汤《桑林》、武王《大武》)都是颂扬先秦的创业帝王,在中和平正的思想指导之下,乐曲大多舒缓庄重,尽量避免感情的起伏波荡和内容上的征战杀伐,给人的印象是沉闷、凝滞,本身的愉悦性并不太高。这些音乐作品比较重视的是道德教的象征性,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孔子对雅乐的评价上。舜的《韶》,被认为“尽美矣,又尽善矣”,而武王的《大武》,虽然也能尽美,因为过多表现了征伐决战的场面 金文达 《中国古代音乐史》引杨荫浏据《乐记》中《大武》的记载,复原原舞。其中虽包括列阵、击刺、灭商、进击淮夷等雄壮、热烈的场面,乐曲整体仍显滞涩、缺乏生气。 金文达 《中国古代音乐史》引杨荫浏据《乐记》中《大武》的记载,复原原舞。其中虽包括列阵、击刺、灭商、进击淮夷等雄壮、热烈的场面,乐曲整体仍显滞涩、缺乏生气。 书第14-16页 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子曰) 声淫及商, 何也? 对曰: 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 如果这则材料属实,则孔子认为《大武》“未尽善”的原因,可能还包括其中出现了“商音”。所谓的“商音”,郑玄和孔颖达都注释为商朝之“商”,即音乐中透露出武王贪图商朝之位的意图。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商”指的是五声音阶中的“商”音,商调是表示杀伐的,有以臣凌君之意(《乐记》“宫为君,商为臣”),大大有违中和平正的原则。 然而,雅乐平和节制的风格,并不符合个人的乐感享受,至少这种淡而寡味的音乐不会满足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孔子对音乐过分理想化的观点并没有完全实现的条件,也没有给情感的抒发留下足够的余地。如果个体情感的外现要受到礼乐程式的制约,那么,这种制约性的“雅乐”必须具有审美上的替代性。但是,雅乐恰恰通过压制而不是疏导情感来收拾人心。在孔子远斥郑卫之声后不久,比他年轻二十四年的魏文侯对孔子的弟子子夏说: 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乐记》) 魏文侯实际引出了音乐的娱乐性与教化性的矛盾问题,即传统的雅乐可能确实有一定的道德垂范和社会教化价值,但听起来却并不能给人美的感受。按照儒家的理解,音乐的意义并不在于抒发个人的感情、享受作品中的乐趣,做“乐”正是为了控制不合礼的个人情感,将其导向平和沉稳,而不使过于沉迷和宣泄,即恰恰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个人无理性的快乐,而达到中和敦厚,合乎规范的适度之乐: 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不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乐记》)。 然而,音乐中象征性的道德等级已被打破,《论语·季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左传·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高调的道德规范与并不道德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过分理想化的乐教构想失去了稳定的根基,而人们对音乐的娱乐性需求随而增长,之前曾被明确拒斥的“郑卫之音”逐渐占据了诸侯们的朝堂。“当社会发展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他们当然都要制定自己的礼与乐,而不会再遵照周王朝制定的礼乐而去歌颂别人祖先的文德与武功。他们也不会再满足于周宫廷的那些燕乐,而是尽量设法满足自己的声色要求,他们基本上都是爱好‘郑卫之音’和反对‘古乐’的”。 金文达 金文达 《中国古代音乐史》 第60页 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闻鼓新声者而说

文档评论(0)

xxxq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