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全球化一对共生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歐盟與全球化﹕一對共生體 衛民1 「單一歐洲是不存在的」 戴爾瑪(Claude Delmas),1980 在1980年前,如同戴爾瑪「歐洲文明」一書所寫的(1989: 31),一般 所謂歐洲文明的歐洲,指得是「西歐」,也即大約自公元四世紀劃分東羅 馬與西羅馬帝國起,歐洲就是「若干個歐洲」,而不再是一個「單一的歐 洲」。然而,2004年5月1 日經過東歐10國的加入,具有25 國的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簡稱歐盟)已成為真正的單一歐洲,這是千年來僅見的 現象,也是戴爾瑪在1980年寫作《歐洲文明》此書時所始料未及的,換言 之,歷史並未必總是找得到它的鏡像的。 「為了歐洲統一,必須消除德、法之間數百年的敵對關係」 舒曼(Robert Schuman ),195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產生的歐洲整合,是以建立德、法友好關係為 起步,也即德國與法國數世紀以來所具冤仇的化解,是謀求建立歐洲穩定 和平的基礎(McCormick, 2002: 56 )。但這次的整合運動既非近代歐洲的第 一波(兩次大戰期間,德國即倡導經濟封鎖式的歐洲區域整合),也並非 歐洲整合就此搭上了直通車,一直來到如今(Hettne, 2001: xvii );換言之, 戰後的歐洲整合有兩波,第一波建立的是冷戰時期以美國為中心的霸權穩 定體系下的城堡式歐洲,此波則主要是後冷戰時期霸權衰微後一種與全球 環境重新調整關係的新區域整合(Hettne, 2003: 15 ),在這種區域主義下, 國家利益與超國家利益不分,故有新歐洲區域是一種後現代的國家 1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post-modern state )的說法(Caporaso, 1996 )。 「沒有西歐國家能獨力面對全球化的挑戰」 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 ),1983 依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 )的主張,歐洲自1980年代中期所經 歷的是一種為因應全球化而產生的新區域整合過程(Telo, 2001: 4 )。經歷 1960至70年代期間的發展,歐洲整合已面臨長期的停滯,也即在全球化浪 潮於1980年代起席捲全球前,歐洲整合面臨了內外的阻礙﹕在國際經濟方 面,美國「金匯本位制」於1971年取消、「布列頓森林體系」(Brettons Woods System )瓦解、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等(McAllister, 1997: 127 ),使各國 捲入世界經濟危機中,整合的意願與能力都大為降低;在國際政治方面, 棲身美國的「泛大西洋穩定」(Transatlantic stability )體系下,連防衛自身 都有賴美國居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遑論歐洲的防衛方案 (McCormick, 2002: 195 )。 在歐洲內部方面,各國堅守主權原則,也使各項政治聯盟胎死腹中, 最顯著的是1966年產生的「盧森堡妥協」(Luxembourg Compromise ),當 年由於法國為農業政策爭議,自歐體撤回代表,各國為了妥協,遂通過決 議,允許會員國為「攸關該國重大利益」可以否決歐體決議,此項協議阻 礙了歐體制度改革達二十年之久(McAllister, 1997: 31 )。 歐洲整合的再躍昇,出現於全球化巨大衝擊時期,儘管如此,此波整 合並不完全是對於「區域性」(regionness )的追求,而是尋求和全球化共 處的新的對應位置(Telo, 2001: 7 )。八0年代後,與美、日等經濟體相比, 歐洲明顯的處於劣勢,在經濟解除管制與冷戰解體之雙重轉型時期,歐洲 必須有賴新一波的整合才能再興;而面臨七0年代後的「停滯性膨脹」 (stagflation ),各國結束了新凱因斯主義(New Keynesian school ),如同在 歐洲內部產生了政策匯合,離開了採取管制以因應經濟危機的道路,西歐 各國也因而才接受了局部讓渡主權以成立貨幣聯盟的構想(Ziltener, 2000: 40-42 )。 「共同市場是挽救歐洲沒落的基礎」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