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三重视域及其理论旨归.docxVIP

略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三重视域及其理论旨归.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三重视域及其理论旨归 一、经济全球化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产生的国际视域 任何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同样概莫能外。马克思在其名著《哲学的贫困》中有句名言:“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2](P113) 20世纪,时代的主题发生了两次变化,先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相对和平与平稳发展转变为“战争与革命”,再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历史逻辑的重大变化,必然推动各种重大理论的逻辑因变,因而也将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的主题实现相应的转换。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现象形态上主要表现在生产、金融、科技三个方面。在这种经济运动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关系。这样一种相互关系,从根本上制约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关系思维和处理国际矛盾的原则及解决方式。由于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共同利益,考虑到如果一味诉诸于战争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在损害别的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往往会伤及自身,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就会转而寻求采用和平手段来解决问题。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手段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经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为的经济发展过程被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所打断。历史上,高度发达的封建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在中国创造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既有的生产关系和统治秩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封建生产关系以其固有的惯性阻碍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与此同时,在西方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已经开始展现自己的全部力量,包括自己的全部优点和缺点,并以对旧的生产关系的巨大优越性试图把整个世界体系纳入自己的范围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不再可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运行,它必然要和世界的其它部分发生联系,在世界大背景下考察自身的经济发展问题。正是因为邓小平同志直面“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3](P64)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P78)的现实,自觉地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观点、方法和宽广的“全球化”视野,在对当代世界历史时代性特点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道路。 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产生的国内视域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P10)这说明,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在实践中的实现,都与人们的需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关。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研究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问题,首要的也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国情是一个国家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中国的国情是一个历史造成的现实,是一个国际环境中的客观存在。“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社会主义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这也是国情。”[4](P290-291)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实现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较为落后,是邓小平所概括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这一阶段的特点,邓小平同志说得很明确,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不发达,这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是指经济,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人的素质等各个方面,但首先是指经济上的不发达。这个判断不是主观臆测,而是在科学分析和全面估量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符合实际的结论。这个基本国情有两个意义:一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属社会主义范畴;二是这个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基本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且发展不平衡。中国不仅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还将长期处在这个发展阶段。我们想问题,定目标,做决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各方面的工作,一定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初级阶段的状况、特点和矛盾。 三、经济发展思想的必然承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产生的理论视域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是对前人思想的延续和发展。离开实践,理论将成为无本之木;如果不掌握前人提供的思想资料,也很难将理论推向前进。恩格斯说过,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5](P355)实际上,在理解的地平线上,只是各种不同的思想在进行博弈。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合理的逻辑就贯穿于这些相互否定的环节之中,而经济思想发展史其实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