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医学图像重建与可视化
数字图像处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是对已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转化, 即把处理技术作为系统, 其输入和输出均为数字图像。 因此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中, 数字图像处理也习惯性的称作后处理。 但在某些情况下, 图像处理过程也涉及将数据进行计算并最终转化为图像的过程, 如图像重建,这种情况更多的出现在医学领域中,如 CT、MR 、超声成像和核医学成像。 这些医学成像系统往往通过获得尽可能多的目标的检测数据, 并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最终生成图像, 这就是图像重建 ( image reconstruction) ,基本过程如图 7-1 所示。这种情况发生在图像后处理之前。
图 7-1 图像重建过程
此外,上述的医学成像系统, 往往获得连续的人体断层数据和断层图像。 如
果将这些数据或图像进行整合处理, 仅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得新的切层位置和方
向的断层图像; 或将断层图像合成为体数据并显示成三维图像, 以加强人们对器
官解剖结构和病灶三维形态的观察和理解, 这种处理我们称为图像的三维可视化
( three-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或三维重建 (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
其处理过程如图 7-2 所示。
图 7-2 图像三维可视化过程
图像重建与图像可视化都是较为复杂的计算与处理过程, 本章仅对医学图像的重建与可视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讨论。
第一节 医学图像重建概述
一、医学断层成像
在医学断层成像出现前, 传统的医学成像技术或手段是将成像区域内的三维
人体组织,投射于二维的成像范围内, 记录在胶片或显示屏上, 最终形成二维医学影像。这种方式势必造成人体组织信息在影像上的重叠和遮挡, 使病灶缺失某一维度(如深度)的信息,虽然可以通过多体位摄影进行适当补偿,但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如:在胸部影像的实际诊断过程中, 某些肺部病灶由于肋骨影像的重叠而无法确定位置,或者被肋骨或纵隔影像模糊。
这种影像重叠是三维影像在一维路径上产生了叠加,用积分形式可以表示
为:
I d
x, y
I 0 exp
x, y, z dz
( 7.1 )
I d
x, y
为影像记录装置上记录的
X 线强度分布,
x, y, z
为组织吸收
X 线系数
的分布函数, I 0 为入射 X 线强度。
为解决这一问题,曾出现了体层摄影术( X - ray tomography),光源和影像记录装置(胶片或成像板) 沿相反方向运动, 但保持与成像区域的垂直距离不变,如图 7-3 所示。这样成像区域中的某层组织处于聚焦面上, 被记录于影像记录装置从而成像,其余层面组织影像由于受到光源和影像记录装置的运动而模糊, 无法清晰显示。
图 7-3 直线运动体层摄影
体层摄影根据光源的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成像、 圆运动成像和摆线运动成像。这些运动方式要求光源和记录装置精确计算运动速度, 以保证计算准确。 同时严格限制运动时间,保证在被检者可接受的屏气时间内完成, 以限制呼吸伪影。
体层摄影成像的计算如下:探测器接受强度为
I d xd , yd
t
xd
, yd
I 0
xd
,
yd
( 7.2 )
M
M
L k m
k
m k
m
直线运动形式的体层摄影射线源移动路径为:
f x, y
g x, y, z d vt rect
x
( 7.3 )
y
X
代入( 7.1 )式得最终的像强度为:
I d xd , yd
t
xd
, yd
I
0
rect
xd
yd ( 7.4 )
M
M
X k
m
X k
m
其中, V 是射线源在 X 方向上走过的速度, X 是射线源走过的距离, m 为放大率, k 为底片运动的换算因子, k+m 代表总放大率。
体层摄影曾一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成像功能出现在 X 线成像设备中。但体层成像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辐射面积广、剂量大,要成一层组织的影像,则比成像区域大的多的组织体积均要接受 X 线照射,大大增加了被检者受照射量,增加了辐射损伤。另外,体层摄影的图像质量,尤其是对比度分辨率,相对
X 线平片并无明显提高。 影像信息中还掺杂了模糊区域的半影, 相当于影像中增加了更多的散射线,削弱了组织对比。体层摄影还需要被检者的屏气与制动配合,不适于床旁摄影和屏气困难的被检者。
真正的断层成像出现在 1971 年,始于世界上第一台可应用于临床的 CT,安装于 Atkinson- Morley 医院。这种技术也叫 CAT(computed aided tomography
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其图像重建的数学理论最早适于奥地利数学家
Radon 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 作品599 教学与弹琴指导_12198815.pdf VIP
- 安全生产月竞赛题库(附参考答案).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5套).docx
- Unit 4 My friends Friends share第2课时冀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起风了sax五线谱.pdf VIP
- 影视话剧剧本_性情男女.docx
- 湘少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 蚁群算法.ppt VIP
- 江苏开放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计分作业2 .doc VIP
- 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T (3).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