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11期(康德哲学)
招生简章
2006年7月24日-8月11日
中国·北京
一、宗旨: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原名为“中英暑期哲学学院”和“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2005年起美国哲学家开始参与主办该学院的活动。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国和美国当代著名和活跃的哲学家来华教学和进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系统而深入地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促使中英美学术交流和三国哲学家的相互理解。继1988年第一期(分析哲学)、1990年科学哲学研讨会和专题讨论会、1991年第二期(科学哲学)、1992年第三期(心的哲学和认知哲学)、1993年第四期(现代认识论)、1994年第五期(哲学与应用伦理学)、1994专题讨论会(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1995年第一期高级读书班(Derek Parfit 的Reasons and Persons)、1995年专题讨论会(企业伦理学)、1996年第六期(社会科学哲学)、1997年第二期高级读书班(Richard Wollheim 的Art and Its Objects)、1998年第七期(形而上学)和1999年高级读书班(Robert Nozick的Anarchy, State and Utopia)、2000年第八期(政治哲学)、2001年的学术研讨会(政治哲学)和第三期高级读书班(Genevieve Lloyd的The Man of Reason)、2002年第九期(语言哲学)、2005年第四期高级读书班(Frege的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和2005年第十期(生命伦理学)成功举办之后,2006年第11期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承办,现已开始招生。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名誉院长为汝信教授、爵士斯特劳森教授和斯马特教授,院长为邢贲思教授,中方委员会主席为邱仁宗教授,英方委员会主席为巴宁博士,美方委员会主席为珀格教授。本期的秘书长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志伟教授。
二、学习条件和学习方式:2006年第11期拟招收正式学员40名。凡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哲学专业研究生或本科生,以及对本期内容感兴趣的其他专业人员,并具有一定哲学知识基础和英语水平者,均可报名入学。
学员须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听外国教师授课,用英语参加讨论,用英文撰写结业论文,因此学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不写结业论文者作为旁听学员对待,需交还书籍。
三、教材、证书和奖学金:学员可领到学院提供的若干本英文原版教材。学员完成学业、结业考试及格,发给结业证书。第一名者可获赴英国研究访问3个月的奖学金。
四、教师和课程:2006年第11期的主题为:“康德哲学”。教师和课程为:
Sebastian Gardner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Kant’s Aesthetics
Onora O’Neill (Newnham College, Cambridge): Kant’s Ethics and Kantian Ethics
Thomas Pogge (Columbia University): Central Topics in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Garrath William (Lancaster University): Kant’s Concept of Reason in the First Critique
五、地点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具体地点另行通知。时间从2006年7月24日(星期一)至8月11日(星期五)。共19天,休息2天,论文写作2天,每天6学时,共90学时。
六、费用:本学院为非赢利机构。本期正式学员学费(包括英文原版教材费)为,大陆学员每人900元人民币,港澳台学员每人1200元人民币或150美元。食宿费用自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将在以后提供食宿费用情况。经申请批准少数困难学员可获得奖学金补助。请向秘书处索取申请表。
七、报名和录取:报名者可以从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网站直接下载申请表,或向本期秘书处函索申请表。请务必于2006年5月20日以前将填写好的申请表(加盖本单位公章)寄回。学院将在2006年6月1日之后陆续发出录取通知。
八、交费办法和时间: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学员必须在7月23日到录取通知中的指定地点报到,并交纳学费。7月24日(星期一)上午9时举行开学典礼。
对课程的详细介绍请在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网页上查询。
如对上述事项仍有不祥,可向本期秘书处询问。
秘书处联系方法:
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